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 北京晚报评论:筑牢防骗网,守好“养老钱”

    近年来,银发经济引来众多投资者的眼光。可在一些人眼中,所谓老年人的钱好赚,只是因为老年人好骗。他们不是通过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让老年人甘心情愿地掏钱,而是通过各种编排好的话术、通过一个个精心炮制的骗局,用套路掏老年人的腰包。...

    老年权益 06-16 385
  • 麻辣财经:“以房养老”有诈,请收下这份防骗攻略

    不用出钱,只要把房子拿出来做个担保,不影响住,也不影响出租,每月还能按时拿到一笔利息……这样“躺着挣钱”的好事儿,您信吗?因为听信了这些不法分子画的饼,不少消费者落入了“以房养老”“投资养老”的骗局。...

    老年权益 06-15 393
  • “养老”变“坑老”?广东省消委会警示小心落入养老消费陷阱

    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由于科技知识水平相对较低、防范意识薄弱、维权能力较差,往往成为不良商家和诈骗分子利诱欺诈的对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市场养老需求日增,养老服务成为“朝阳产业”。然而养老市场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一些养老机构在营销手法、合同内容和服务体系的问题,“坑老”“伤老”等侵犯老年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不时出现,近年来,广东省消委会受理了多宗养老服务投诉。...

    老年权益 06-12 406
  • 关于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实质是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三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老年权益 06-12 376
  • 养老何所依?养老何所靠?避免掉坑,谨慎投资

    “养老”是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养老观念的转变,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之外,旅居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形式不断涌现。但这些养老服务真的适合自己吗?购买了这些养老服务后出现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老年权益 06-12 386
  • 省民政厅发布风险提示:警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

    近期,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为防范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省民政厅日前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老年权益 06-08 383
  • 保健品之伤待解,“候鸟式养老”项目又来,同样是血本无归

    5月25日本报刊发《花数万元买“药”,其实是固体饮料》报道后,引起了平度市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视,目前已对此事立案调查。同时,本报报道也引发了网友共鸣,针对保健品之“害”,上百位网友留言,分享与家中老人“拉锯战”的经历,保健品之“害”的背后,还隐藏着亲情之痛。详见《真·探007号案追踪|老人花20万买保健品,家人苦劝遭怼“又没花你的钱”!看保健品套路下的亲情之痛》。...

    老年权益 06-08 395
  • “以房养老”骗局多为违法违规公证“五不准”堵住公证程序漏洞

    近年来,以房养老的套路贷案件引发社会关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证程序设置骗局。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27日在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以房养老套路贷非法集资案件影响恶劣,教训深刻,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针对此类案件采取众多措施,全国公证行业在“以房养老”案件中基本杜绝了违法违规公证的情况。...

    老年权益 06-04 283
  • 如何堵住公证程序漏洞,打击“以房养老”骗局?中国司法部回应

    近年来,以房养老套路贷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27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针对“以房养老”诈骗案件采取众多措施,全国公证行业在“以房养老”案件中基本杜绝了违法违规公证的情况。...

    老年权益 06-04 380
  • 人民财评:织密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防范网

    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通过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向老年人收取高额会员费;号称投资“养老项目”实则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欺骗诱导老人消费;宣称“以房养老”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近日,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梳理了四类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并且警示消费者,落入这样的非法集资陷阱,不仅高额利息无法兑现,养老需求无法满足,资金安全也无法保障。...

    老年权益 05-31 380
  • 人民财评:根治“养老骗局”要完善养老服务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今天,如何让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现实课题。近日,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人和家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老年权益 05-28 373
  • “候鸟式养老”来吗?血本无归那种

    天朗气清,退休后的王女士正在小区公园晒着太阳,这时来了几个年轻人,热情地向她介绍一款非常划算的三天两夜的上海周边旅游项目,她忍不住动了心参加了这个项目。...

    老年权益 05-28 372
  • 谨防养老变“坑老”,别让咱爸妈上非法集资的当

    近日,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案件屡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收取老年人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为会员卡充值等方式欺骗老年人,实施非法集资。...

    老年权益 05-27 383
  • 人民日报:帮助老年人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形成合力织密“防护网”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不法分子利用通信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根据受害者特点量身制作“剧本”,步步设套、引人上钩,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其中老年人是重点受害群体。...

    老年权益 05-27 394
  • 马上消费防范非法集资指南:关爱老年人,警惕“养老”变“坑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但本应美好的养老产业“新蓝海”,却被一些机构的非法集资犯罪行为扰乱。这些机构或企业通常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和宣传“以房养老”为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骗走老年人的血汗钱,给老年人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老年权益 05-26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