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变“坑老”!龙岩一老人因轻信被盗骗153万余元
近期,新罗法院审结一起盗窃案,再次为老年人的财产安全敲响警钟。案件中,七十多岁的孙阿婆(化名)因轻信保险营销业务员陈某的花言巧语,不仅将其视为知心人,更在不知不觉中被陈某盗走毕生积蓄,“养老”瞬间变“坑老”。...
-
有人沉迷直播间购物,高薪“养老规划师”变相销售……老人缘何频频“掉坑”?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一些商家打起“服务老人”的幌子,专门以老年人为目标,诱导其落入消费陷阱。...
-
警惕数字时代养老新骗局
数字时代,网络金融为市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老年人对网络金融知识了解不深、风险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编织各种诈骗陷阱,实施网络金融诈骗。为此,金融监管部门特别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数字时代的新骗局,护好自己的养老钱袋子。...
-
30万元养老钱差点出境 民警上演“反诈阻击战”
3月23日,在渝北区黄泥塝派出所内,67岁的王淑芬老人颤抖的双手紧攥着银行卡。就在前一天,这位老人毕生积蓄险遭跨境电信诈骗团伙卷走,渝北警方通过“警银数智联防”机制,在黄金半小时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阻击战”。...
-
武汉福爱晚公司被吊销执照:以养老项目实施诈骗非吸,涉刑案已判决
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3月19日对武汉福爱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进行公告送达:经查,武汉福爱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系设立后主要以实施犯罪作为经营内容的公司,存在利用公司名义实施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扰乱金融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在登记住所查无下落无法联系。...
-
民警火速拦截保健品骗局 八旬老人保住7000养老钱
3月13日9时38分,红山派出所接到营苑南路某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大厅里有一位老人要给陌生账户汇款7000元用于网购药品,工作人员担心老人被骗,希望民警前来核实。...
-
打着“包治百病”旗号 向老年人兜售治疗仪被查处
为切实守护民生福祉,维护“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公布七起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当事人打着“包治百病”旗号向老年人兜售治疗仪案件。...
-
假保障真诱饵 警惕养老骗局新“花样”
最近有这样一款App在老年人的朋友圈“火得风生水起”,在App里宣称只要每天签个到开个会,坚持两个月就能领2万块钱,购买理财产品还能赚的更多,这样的好事您敢相信吗?其实这是一种新型诈骗套路!...
-
养老诈骗花样多 涉及钱款需谨慎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而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通过手段,编制花言巧语,欺骗老人年,来实施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也是我们社会的共同责任,朝阳检察院就对一起涉嫌诈骗案提起了公诉。...
-
多部门介入5旬女子在养老院遭猥亵
近日,网友王女士在社交平台上手持身份证发布视频,称自己的母亲在安徽涡阳县临湖镇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养老院”),遭遇工作人员多次猥亵。...
-
精准“围猎”老人的养老钱,溧阳30余名老年人被骗超300万元
高额利息,优质固收。一个个美丽的承诺背后,却是“暴雷”无法兑付的窘境。被告人朱某自己本身也是一名老年人,却受他人蛊惑,在明知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下,依然为了牟取利益,编造可观利润,欺骗老年人群体,短短一年时间内,从30余名老年人口袋里吸收存款超300万元直至案发。...
-
北京一老人遭遇“预付费养老”退费难题,家属:希望追回已交纳的15万元
养老预付模式“退费难”顽疾难解。近年来,一些养老机构推行“预付费”模式,这种模式在让老人得到各种优惠和折扣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爆雷”风险。...
-
子女怠于赡养老人,老人能否收回赠与房产?法院判了
年逾七旬的老人将名下房产过户给了子女,但子女在获赠房屋后,并未尽到赡养义务,老人能否要求收回房产?近日,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
老人在养老院跌伤,谁之责?
如今,越来越多老人会选择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但由于基础疾病以及行动不便等自身原因存在,老人如果在养老院不幸发生意外损伤,谁来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