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养老中心“乐不思家”
“一开始,我自己对养老院是很排斥的,但是在试住一晚后,我就决定搬来这里。在这住得舒心,一日三餐特别有规律,活动丰富多彩,我都不愿回家了……”近日,在桂林市宝石花医养养老中心,88岁的李奶奶做完养生操便和记者唠起了她在养老中心的幸福生活。
李奶奶88岁了,看上去依然精神特别好,她说自己家就在市体育中心附近,距离宝石花养老中心不远,走路半小时就到家了,但她现在更喜欢住在养老中心。李奶奶住在养老中心已经两年多了,对这里的生活很满意。例如,生活环境方面从住的房间到公共活动场所到食堂处处都干净、敞亮;在这里生活也很规律,一日三餐吃的花样多,活动时间里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参加做养生操、做手工、玩棋牌等活动,不愿参加活动就在屋里看看书、听听音乐也特别惬意,“住在这里的老人年纪都差不多,有共同话题,相处起来也特别开心,像个大家庭”。
谈话间,正在做手工的唐爷爷也忍不住“晒”起他的幸福体验:“我住家里的时候,儿子媳妇一大早就去上班了,我有哮喘病,一个人在家他们放心不下,打算帮我请个保姆,但是一笔账算下来后,我选择住进养老中心,舒心又安心。”在入住养老中心的近两年里,唐爷爷三次突发哮喘,好在养老中心的医务人员都及时发现并进行了救治,让他转危为安。做手工的奶奶们笑着称他是“三进宫”。“我在养老中心住得开心,孩子们也能安心上班,这样的养老方式很赞!”唐爷爷笑着说。
桂林市宝石花养老中心是央企通用技术集团宝石花医疗旗下的康养项目,于2021年落户桂林。养老中心副院长童阿英介绍,养老中心建筑面积达12855平方米,康养、旅居床位各150余张。目前有100多名老人入住,其中失能与半失能的老人占50%以上。
在童阿英副院长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老人们住的房间,看到在床头、厕所等部位都专门设计了紧急呼叫装置,洗手间内安装了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扶手,空间宽敞,能满足轮椅和助行器通行、回转与停放的空间需求。走进食堂,只见每周菜单清楚地贴在墙上,后厨一块提示板上写着:202房间陈奶奶不吃鸡蛋、鱼、海鲜、牛肉,310房间段奶奶不吃白萝卜、豆类……在失能与半失能老人入住的楼层,记者看到通用智慧康养综合管理平台对各个房间老人的坠床、跌倒、卧床过久、离床过久等状态进行监控。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老人夜间离床过久,平台就会报警,他们就能第一时间到房间查看相关情况。童副院长介绍,养老中心最大的特色是依托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的医疗背景和资源,按照国家“医养结合”发展战略,响应国家“央企先行”的号召,勇担社会责任。华北油田宝石花医院专门选派老年病科专家、外科专家和有30余年经验的护士长常驻养老中心。
我市做好“老”字文章,大力发展旅居养老、银发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目前,我市老龄化率达到20.3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为做好“老”字文章,我市坚持出好政策、做好服务,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抓好重要政策落实落地,推动实现所有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我市充分发挥桂林山水金不换优势,引导和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中,大力发展旅居养老、银发经济,扩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记者从桂林市民政局了解到,从2020年开始,桂林市连续四年每年投入约1.3亿元用于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扶持培育品牌化、规模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全市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46.27%,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有养老机构83家(其中有18家国家标准等级的养老机构),养老设施1250个;养老床位31619张,其中社区养老床位19015张,养老机构床位12604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8062张,占比达63.97%,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居全区前列。
近年来,我市推进“1521”养老服务示范项目建设工程,建成6个自治区老年人宜居社区、17个县级以上示范性养老设施、10个街道示范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了美好家园、宝石花等10个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建设桂林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红外感应器等技术,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24小时“一键式”服务,相关设施数量居全区前列,桂林市老城区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桂林日报社全媒体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