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宁夏:在家门口,养老是件幸福事

老年生活 04-19

  “想去卫生服务站开点药,你们能陪我去一趟吗?”4月2日,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机床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呼叫器传来老人的声音。接到派单后,网格员立即联系志愿者来到老人家中,帮助老人穿好衣服,并陪同一起到附近的卫生服务站看病开药。这是宁夏银川市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一个缩影。

  智慧养老走进寻常百姓家、建设社区“幸福食堂”、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近年来,银川市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养老服务设施996个,覆盖全市56个街道、287个社区,让“老有所养”成为看得见的温暖。

  指尖上的全天候守护

  银川市西夏区机床厂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

  记者在机床厂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电子屏幕上看到,236位独居老人的健康数据一目了然。“马阿姨,您今天的血压有点偏高,记得按时服药。”值班人员通过智能手环监测数据,第一时间联系老人叮嘱注意事项。

  而在兴庆区崇安社区,物联网技术正在重塑养老服务模式。“我们为独居老人家中安装了门磁感应、烟雾报警等12类智能设备。”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爱梅坦言,智慧养老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新的生活方式。

  “居家养老是银川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但居家养老人员较为分散,光靠人力去做成本太高,应用智慧化手段成为破题关键。”长期在养老行业一线工作,银房城市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李丽对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情况体会最深,智慧养老不仅解决了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环境下存在的安全应急问题,也解决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后顾之忧。

  烟火里的气幸福滋味

  居民在社区食堂用餐。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

  中午12点,菜香扑鼻,笑声阵阵,在金凤区万家社区食堂,不少老人边吃边聊,好不热闹。

  午饭时间,记者在这家社区食堂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有序地摆放各式菜品和风味小吃,家住附近的不少老年人在食堂用餐,附近的“上班族”有的在餐厅就餐,有的则买好午饭打包带走。

  家住阅海万家F3区的老人田冬梅作为食堂的“常客”,基本上每天中午都带孙子来这吃饭。“食堂菜品样式多,价格又实惠,从小区出来过个马路就到了,很方便。”田冬梅说,就餐可享受敬老价优惠,一份西红柿鸡蛋、一份黄瓜虾仁、一份土豆丝 、一份米饭,打完折实际支付19元。

  记者了解到,这个占地808平方米的社区食堂,每天要接待近千人次用餐。“除了常规菜品,我们还根据时令推出枸杞炖羊肉、羊肉搓面等特色餐品。”食堂负责人余文波介绍,针对高龄老人推出的“定制餐”服务深受欢迎。

  “刚开始担心没人来,现在每天翻台三次都不够坐。”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双福社区党委书记张丽娟说,社区食堂还为失能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今年还将举办“银发厨艺大赛”,希望让老人们在切磋交流中找到归属感。

  家门口的幸福聚合体

  “这首歌再练三遍,咱们就能演出啦!”午后暖阳透过玻璃窗,洒在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民生花园社区综合邻里中心的合唱教室里。72岁的彭立刚正带领着“唱想民生”合唱团排练新曲目。钢琴声与欢笑声交织中,刚写完书法作品的王旭孝探头笑道:“老彭现在可是咱们社区的文艺骨干,自从有了这个‘文化会客厅’,他连棋牌室都不去啦!”

  社区居民在综合邻里中心练写毛笔字。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

  这个让居民们流连忘返的邻里中心,自去年升级运营以来已成为社区“网红打卡地”。社区党委副书记马梅介绍,居民自发组建的书法队、合唱团、舞蹈队颇受老年人欢迎。

  有趣味,有滋味,有人情味,通过多彩活动,民生花园社区为“老有所养”想了不少实招:今年初,社区启动了“银龄守候计划——共享儿女项目”,网格员们通过地毯式摸排,为17名特殊老人建立动态档案,由26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进行全天候服务。

  4月6日晚上9点多,83岁的高龄独居老人曹和生因家中网络故障导致无法看电视,志愿者化莉接到老人电话后,赶紧联系移动检修人员,第二天一大早,维修师傅就上门解决了问题。

  “替我们着想,为我们服务,要谢谢你们。”曹和生说。

  社区食堂里,志愿者正将热腾腾的饺子打包送往独居老人家中;智慧养老平台的屏幕上,闪烁的数据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在这座西北小城,“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正在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图景。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人民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