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灸是中医进行实践探讨的重要体现之一,成为人们缓解工作压力以及忙碌日常活动的精神放松方式选择,艾灸的好处有很多,中医中常用来缓解各种亚健康状态。
艾灸的好处都有哪些?
1、养气补血
中医理论一直强调气血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气”维持着生命运转的持续,气顺血足的人往往生命健康质量保障更高,相反的,气虚血亏的人则健康状态面临着严峻挑战。通过正确方式的艾灸步骤和手法可以有效调和人体气血循环系统,保障气血有序健康。
2、经络顺畅
中医强调了气血顺畅很重要,但是气血顺畅离不开机体经络的顺畅,这是因为气血需要通过大大小小的人体脉络输送到全身各处,当人体在遭遇疾病或病菌的侵害导致经络受损时,气血循环就会遇到障碍。艾灸可以通过通经舒络的方式,保障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气血循环的正常。
3、阴阳调和
人体有阴阳两种区分,艾灸通过采用传统手法起到调和阴阳的功效。阴阳失衡的人面色枯萎、失眠健忘,身体健康受损,艾灸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症状。
4、扶正祛邪
简单来理解就是可以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基础代谢的目的。通过有目标的穴位按摩、艾灸,起到匡扶正气,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哪些人不适合于艾灸呢?
1、糖尿病患者、皮肤病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愈合能力是非常差的,当身体上出现小针孔时可能会引起伤口的溃烂或者感染,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针灸。患有皮肤感染、皮炎、皮肤溃疡的皮肤病患者是不能进行针灸的,不然就会加重病情。
2、有凝血功能障碍和月经期间的女性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时会出现血流不止,不容易止血,这是非常危险的。另外女性在月经期间和怀孕时身体处于特殊状态不能针灸,不然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3、婴幼儿
婴幼儿是不能进行针灸的,比如囟门穴、风府穴、哑门穴都不能针灸,不然会给身体带来意外。
温馨提示
正确的针灸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孕妇、糖尿病、皮肤患者、凝血障碍的人群是不能进行针灸的,这就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防止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比如感冒、呕吐、失眠、关节疼痛、抽筋、落枕、牙齿疼痛、腰部疼痛、痢疾、哮喘等。针灸之后三个小时之内是不能洗澡的,同时也不能吹冷风,不然会让寒气入侵身体,导致体寒。另外脾胃虚弱的患者也不能进行针灸,不然会对身体带来反作用。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网络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