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太湖县重点关注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深入解民忧暖民心,将老年助餐服务这个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办好。
以点带面,科学选址布局。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在城市社区打造“10分钟就餐服务圈”;农村强化前期摸排,优先在低收入、独居、留守老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就近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据统计,该县共建老年食堂(助餐点)67个。
因地制宜,模式多样发展。为保障助餐点可持续运营,根据各地实际,采用多种模式。农村社区采用“自主+助餐”模式,成立助餐点五老理事会,把饮食、安全决定权全部交给老年人自己。城市社区采用“企业(个体户)+助餐”模式,运营成熟。各养老服务机构利用本身食堂,采用“机构+助餐”模式,老人住养方便。对于城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采用“志愿服务+助餐”模式,志愿者服务队提供免费的送餐服务。
多元参与,统筹整合资金。整合各级各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用于老年食堂建设、运营奖补,打造老年助餐服务资金池。动员社会爱心企业、慈善组织等通过捐助等方式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对标准化老年食堂和城乡社区老年助餐点分别给予10万元和5万元建设补助,每个助餐点每年给予不少于2万元运营补贴,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餐给予1—3元补助。主题教育以来,共给予建设补助82万元,运营补贴20余万元。
因势利导,拓宽服务内容。在为老人提供基本用餐服务同时,在非就餐时间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知识讲座、健康服务、文体娱乐、社交互动等活动,镇村出资为助餐点添置了娱乐设备,餐桌发挥出棋牌桌、书桌、茶桌的功效;餐厅加备电视音响发挥观影厅、唱歌厅的功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满足老人多种需求,有效拓宽多样化养老服务途径。
安全为天,加强巡查监管。助餐点严格落实“六公示”制度,随时接受社会监督。所有就餐食材实行48小时留样登记、采购登记溯源制度,做到有据可查。同时,县级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加强日常运营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金台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