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大理市众多独居老人和幼儿家庭的生活状态。大理市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等服务功能的“苍洱幸福小院”,不断深化“一老一小”特色服务品牌,为社区老人和幼儿提供幸福食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解决社区“一老一小”实际困难,实现幸福“邻”聚力,打造互助式养老和幼儿托管新模式,构建起“幼有善育、老有颐养”新格局。
6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养老的需求从“吃得好到开心到老”。大理市以“需求清单”为“靶向”规划布局,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摸清了辖区老幼群体的需求,并按“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进行分类,科学规划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探索构建“街道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互助式养老新模式。
设在家门口的日间照料中心里有幸福饭堂,有中医艾灸仪,还有娱乐设施,日常生活所需基本能满足。说起在日间照料中心的生活,大理市大理镇玉洱社区93岁的老人杨素仙很满意。
大理市大理镇玉洱社区
居民 杨素仙
我觉得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我心里,没有事情是解决不了的。这里有老人,有我的朋友、同学、同事,都非常好处,这里的工作人员也非常热情,所以给我了一个很好的印象。我第一天就来报名和登记,今后我一定要来这住。
在主城区,大理市针对老幼群体集中、需求多元的实际,全面完成市、街道及乡镇、社区三级“同心圆”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同步建成了一批居民小区、商务楼宇“同心圆”党群服务驿站。大理市下关街道依托党群服务驿站,让养老服务设施跟着老人走、养老服务跟着老人走,让老年人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大理市下关街道 党工委委员
组织委员 段翠芳
我们始终聚焦辖区“一老一小”群体的需求,通过在小区建立党组织,建设党群服务驿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辖区“同心圆”党建综合体、单位的服务资源等方式,让“老有所归,少有所育”的美好图景照进了现实,实现了辖区居民幸福感指数的提升。
大理市着眼壮大阵地、拓展资源,组织开展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用房集中排查,确保建设服务阵地有房可用,通过建强阵地、健全机制、抓实活动,大理市竭尽全力促进“苍洱幸福小院”作用的发挥。
大理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养老科
科长 秦亚松
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按照“走进去”和“请出来”相结合的模式,无偿或低偿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走进去”即由专业服务人员走进部分失能家庭,开展服务;“请出来”则是请老年人走出家门,进入社区养老中心接受服务。
目前,大理市在主城区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个、标准化“儿童之家”9个,2023年以来,累计服务辖区老幼群体约15万余次。
大理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养老科
科长 秦亚松
接下来,大理市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计划今年完成六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三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三个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满足大理市更多老年人的需求。
来源: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大理融媒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