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认为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而此时应以养肝为要务。春季是一年中养护肝胆的最好季节。那么春季如何养肝护肝呢?春季保肝护肝吃什么好呢?
因为肝有藏血的作用,而眼睛相当于储藏室的门闸,人躺下时都会习惯闭上眼睛,所以,夜间睡眠是养肝血的最好方法,晚上应在子时(23时)前入眠。此外,白天应尽量减少面对电脑及看电视的时间,乘车时可闭目养神。
春季养肝之饮食
菠菜
春季对身体有利的食物也多以养肝食材为主,春天的菠菜和秋天的菠菜一样好吃。菠菜可以疏肝养血,并且富含钙、镁、维生素C等成分,菠菜可以用来煮汤或者制成菠菜肝尖等菜肴。
绿豆芽
每个季节都能吃到,但尤其适合春季食用,可以算是春天的应季食材,在很多地方的春饼、春卷中都会用到绿豆芽。绿豆芽性味寒凉,可以帮助身体清热,对于肝火旺盛的人可以适当吃吃绿豆芽,清炒豆芽是好吃又应对节气的美味。
香菜
有人不爱吃香菜,总觉得香菜有一股不讨喜的味道,其实香菜可是不错的早春食材,香菜含有丰富的视黄醇、维生素C、维生素A、钾和镁。香菜的性味辛温,可以帮助消化,还能发汗,对于春季感冒中的无汗和停食,都能起到治疗作用。
菊花
菊花是秋天的花卉,但饮用菊花却四时均可,尤其适合春天。因为菊花可以帮助养肝明目,一杯优质的杭白菊,加上一两片山楂片和一两滴蜂蜜,就是一杯不错的菊花饮。菊花泡水不但可以用来饮用,还可以用来清洗眼睛,会让眼睛更加明亮。冲泡了菊花茶后,不要马上喝,可以先用它来熏眼睛,之后再饮用,喝过之后的菊花也不要马上扔掉,再冲泡一次,留着第二天早晨时漱口,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菊花养肝清热明目的作用。
春季养肝可按摩这五大穴位
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对应,春天肝气旺盛而生发,可是如果肝气生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很容易损伤肝脏,因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除了日常饮食调理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保护肝脏,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具有养肝护肝的穴位有哪些吧。
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大敦穴
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网络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