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季始于立夏,人们新陈代谢速度加快,阴阳此消彼长,因此夏季需做好养阳工作。人们在洗澡时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体内阳气熏蒸,配合对身体穴位按摩,能更好地补阳和护阳。因此,洗澡按摩养生并不是谣言。
洗澡时按摩哪些穴位能补阳气?
1、翳风穴和风池穴
人们平时洗澡或洗脸时往往忽略耳朵后面,其实在耳朵后到枕骨部分布着大量穴位,如风池穴和翳风穴,能把流经的气血直接转化为阳热风气,能缓解失眠多梦和脑中风问题,同时辅助治疗眼睛疲劳和落枕。
2、曲池穴
肘窝是心包经、心经和肺经循行的部位,通过对此部位揉搓能疏通经络,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提高心肺功能。在肘窝外侧有曲池穴,能调节血压,缓解发烧症状。
3、委中穴
膝盖窝连接着腿部肌肉,经常对膝盖窝揉搓,能缓解腿部疲劳感,减轻关节疼痛,预防静脉曲张。在膝窝中心有委中穴,是肾经、肝经和膀胱经通行的部位,通过按摩能达到化湿利尿和益肾固阳功效。
4、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顶部,是人体经脉汇总的部位。通过对此穴位按揉,能让脑部神经得到放松,达到开窍醒脑和回阳固脱效果,同时能缓解头痛头晕和鼻塞耳鸣问题,保护大脑血管,降低患上脑中风风险。
5、极泉穴
夏季气温越来越高,人们出汗增多,体味也会加重。腋窝下汗腺发达,容易产生臭味且藏匿病菌,所以洗澡时一定要仔细。在腋窝顶端有极泉穴,洗澡时适度揉搓,能达到疏泄心火和宽胸理气效果,同时也能调理睡眠质量,减轻胸闷气短和心悸问题。
6、中脘穴
肚脐和胃肠息息相关,围绕着肚脐做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肚脐正上方四寸部位有中脘穴,每次按摩5分钟,能健脾消食和调降胃气。
7、涌泉穴
脚又被称为第二心脏,多个穴位和十二经络都汇集在脚底,脚底有涌泉穴,对此穴位按揉能让身心得到放松,达到补充肾阳和调经活血效果,同时也能改善睡眠质量。
温馨提示
平时洗澡时可以对以上7个穴位按摩,能达到保健养生效果。夏季要注意个人卫生,贴身衣服勤换洗。每天保证有足够水分摄入,避免让身体脱水。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网络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