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让老年人就近就便获得养老服务 北京打出组合拳

养老动态 12-09

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共有常住老年人口约465万人,占常住总人口21.3%;户籍老年人口约41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9%,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加速趋势。12月7日,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 《实施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相关政策显示:北京正积极构建完善城乡协同、分层分类、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推出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搭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 郭汉桥:聚焦90%以上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刚性需求,全面建设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构建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网络。发挥好公办机构托底保障作用,为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专业集中照护服务。

首家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正式运营

《实施意见》等政策专门提出,在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方面,重点打造具备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照护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也就是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做好做实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日前,北京市首家区域养老服务综合体亮相,并即将投入正式运营。

近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的养老服务中心开启体验日并迎来第一批客人。

海淀区居民 张淑琴:太先进了,比如说我用什么,关窗帘或者是要人来,一点就可以。这太先进了,我们都没想到的事。

北京明确提出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是以街道为单位设立,由政府无偿提供设施,嵌入到老年人身边,就近就便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 郭汉桥:在综合体里边,老年人可以享受到集中养老,比如说失能照护的床位,同时我们还设置了社区餐厅,让老年人就近就便就能获得养老助餐的方便。同时,我们还在综合体里边设置了医养康养的功能区,为老年人日常的健康管理、健康监测、慢病管理提供帮助。

1770个点位织密助餐网络 多元供给养老餐

针对绝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情况,北京市还在继续着力解决老人就餐不便的问题。此次同步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养老助餐服务发展的工作方案》提到,通过搭建统一平台,大力发展养老助餐点,织密服务网络,规范运营管理,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

中午时分,记者走进海淀区的一家养老助餐点,看到老人们正拿着餐盒排队打饭。这里菜品丰富,价格合理,老年人普遍觉得方便实惠。

海淀区居民 姜秀芝:它这儿菜品可以呀,这么多的东西才16块钱,口味也可以,咸淡它都考虑老人了。

开在老年人家门口的“老年食堂”,重点解决的就是居家养老老年人做饭不便的难题,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节省了大量时间。

北京市海淀区幸福食堂老年餐厅负责人 郭志超:幸福食堂也准备下一步扎实做好老年助餐的最新的政策调研,(对)高龄失能的一些老年人,提供入户送餐的服务。

自2022年以来,北京已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0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246家,社会餐饮企业339家,老年餐桌、单位食堂等185家。多元化供餐体系已覆盖4980个城乡社区、258万余人,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养老助餐范围。

高龄独居老年人应急服务正在试点推广

而针对高龄独居老年人的居家社区养老,政策中也专门提出明确要求:要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针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度残疾等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服务。东城区现在就正在安装智能设备,以24小时响应老人的紧急求助。

86岁的韩女士,是东城区民安社区的居民,平时一个人生活,社区虽然也经常来电和上门问候,但她还是经常担心夜里出了意外状况无法处理。近日,两个智能应急响应设备就装在了她的床头和每天必经的区域。

东城区居民 韩娟:确实对老年人有好处。子女不在旁边,我一个人有点身体不舒服或者怎么着的,这我不用动,一按这个钮或一拉这个绳,居委会就能有反应,志愿者,还有我的子女三方都可以及时赶到。

东城区依托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正在陆续为老年人配备紧急求助报警器和红外探测报警器,老年人一键呼叫求助,或红外线在12小时探测不到老年人活动,设备就会启动警报语音致电监护人,并同步将信息传递给养老管家、社工、志愿者。

东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 秦臻:我们的设备都是采用物联网的方式来连接到系统,这样不需要老人在家里再增设网络环境。对于老人来说,他就不怕了,随时发生问题,随时都有人来响应。

目前,这套系统搭建已完成,并试点接入94名高龄独居老年人开展监护服务,随后将进一步向社会推广。

机构养老兜底保障 进一步做好品质服务

在机构养老方面,北京市着力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从“兜底线、保基本”向“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转变。

记者走进丰台一家敬老院,发现床头的氧气设备、紧急一键呼叫、隐私隔帘等已成为标配。机构养老不仅从生活起居上对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更是通过多彩的文娱活动使老人精神富足。

北京市民 唐女士:我每天有半天的时间锻炼身体,每天唱一个小时的歌,完了下来看报纸,还有看手机的信息,晚上看电视。有规律生活,心情也好,所以在这里我觉得生活得很不错。

敬老院还与附近医院共同打造医疗联合体,实现最快就医。并设置护士站,有针对性进行慢病管理,进一步提升机构养老保障水平。

丰台区嘉祥敬老院执行院长 倪朝辉:给老人考虑的也都是属于南房(南向),基本上采光度能达到将近半个房间,所以阳光对老人的一些抚育,也是老人心里平静的最好的一个条件。

此外,北京市还在不少机构试点运用智慧照护终端,在为老人量身打造护理计划后,数据可以实时上传,方便管理人员及家属监督照护情况,真正实现分级管理、互联共享。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北青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