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
-
上海老年人口最多的区,这样守护记忆之美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区,截至2023年底,全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1.4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4%。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年人预防和减缓认知障碍发生,浦东新区的塘桥街道和洋泾街道于2019年成为全市首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单位,从健康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等方面开展探索。...
-
面向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老龄化地理学研究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地理学与社会学、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老龄化地理学正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
共建记忆防线!复旦大学赋能老年认知障碍筛查
近日,安亭镇启动“一心·一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并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筛查。此次筛查活动由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嘉定区蔚然公益养老服务事务所联合开展,为老年人群建立档案、确认风险度,夯实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基础。...
-
加装燃气报警器!静安这样保障老年群体安全
记者从静安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了解到,为持续加强辖区高龄独居老人和其他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安全保障措施,今年,静安区继续开展燃气报警器加装工作,提高全区整体燃气安全水平。...
-
全国老年康复工程公益项目落地安康
8月9日,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安康市养老协会主办、安康阳光医康养集团承办的“安康市老年康复工程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汉滨区鼓楼社区举行。...
-
山东:老年友好型社区,变养老为享老
目前,山东有160个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它们在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独具特色、各有所长。走进这些老年友好型社区,可以发现,养老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照料,而是让每个老年人老有颐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变“养老”为“享老”。...
-
2035年底,山东将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等23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我省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
唐山曹妃甸:多举措办好老年“食”事
老年助餐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切身食事”,也是亟需推进的“民生实事”。近年来,为解决唐山市曹妃甸区老人用餐等基本生活难题,曹妃甸区从服务范围、流程、扶持三方面持续发力,让老年人吃得到、吃得起、吃得好。...
-
蚌埠东升街道淮滨社区“消夏解暑,传递关爱”老年主题活动
随着气温的升高,老年人在炎炎夏日里更需关注健康和清凉。为了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传递社会对他们的关爱,8月2日上午,东升街道淮滨社区开展了“消夏解暑,传递关爱”老年主题活动。...
-
宝山区老年朋友们,为老服务看这里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指社区内各类为老服务设施相对集中设置,并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统筹为老服务资源、提供多样化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的为老服务综合体。...
-
许昌示范区织密养老服务网 打造老年“幸福驿站”
近年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各社区以日间照料中心为主阵地,着力织密养老服务网,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精细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切实打造了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驿站”,持续提升辖区内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湖北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全省养老床位达到50万张
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截至202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3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378万人,占23.6%。我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
黄石松:创新引领,激活老年人力资源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无疑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