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走好老龄健康发展“赶考”之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四川是人口大省,2021年,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1801万人,占常住人口21.51%。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72万人,占常住人口17.58%,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共同回顾四川老龄健康发展的十年历程,展望老龄人可期可及的美好未来。...
-
十部门:到2025年底特殊困难老龄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近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龄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开展特殊困难老龄人关爱服务,减少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兜牢安全底线等作出了明确部署。...
-
期待“社区+”探索出更多养老服务优质方案
探索和完善多元养老服务,是一个既急不得、又慢不得的社会工程。说它急不得,因为具体做法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甚至试错,这无疑需要时间;说它慢不得,因为老龄人口在不断增加,我们不得不与老龄化进程赛跑,尽快找到高效实用、受百姓欢迎的养老方案。...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夕阳红”更为灿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推动解决老龄人养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问题,努力满足亿万老龄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适老化”撬动大市场
适老化产品已经成为刚需,为企业带来广阔市场。目前我国适老化进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没被完全激活。适老化进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硬件适老化改造、适老型智能应用开发、公共场所适老化服务能力提升等都大有可为。...
-
中国将建立特殊困难老龄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
到2023年底前,中国将基本建立特殊困难老龄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到2024年底,探访关爱服务普遍有效开展;到2025年底,确保特殊困难老龄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失能老龄人能够得到有效帮扶,探访关爱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
给“大城养老”输入“新鲜血液”,00后社工解决社区养老短板
日前,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在上海开放大学开班。来自复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全市18所高校、21个专业的约200名大学生参训。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养老社会工作者培训,这在上海尚属首次。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将接受40课时的理论和实操培训,课程设置了10个主题的课程...
-
正视“新老年人”释放出的养老新需求
爱上网、爱购物、爱旅游、爱运动、爱美容……这些过去属于年轻人独有的标签,正越来越多地被60后“新老年人”群体所分享。处于活力老年人阶段的60后,对高质量的老龄生活有了更多新想法,其释放出的新需求也让养老涉老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10月12日《工人日报》)...
-
陪诊、陪聊、陪玩,社区养老帮助银发一族体面老去
国家卫健委日前表示,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
“新老年人”如何撬动养老产业升级?
爱上网、爱购物、爱旅游、爱运动、爱美容……这些过去属于年轻人独有的标签,正越来越多地被60后“新老年人”群体所分享。处于活力老年人阶段的60后,对高质量的老龄生活有了更多新想法,其释放出的新需求也让养老涉老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
退休人口将超3亿!超94%老年人养育孙辈,专家:现象独特
据中国经营报,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表示,随着老年节律发生变化,退休以后的生命还有30年之久,需要重新定义中国老龄社会,建立支持积极老龄社会的系统。...
-
这届老龄人为何爱沉浸式养老服务?
国家卫健委日前表示,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
“健康老龄化”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途径
“我们经常说看病难,老龄人看病更难。老龄人不仅看病难,老龄人去看病也难。”在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的相关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便利老龄人看病就医。...
-
福彩公益金助力老龄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微”改造带来幸福“大”提升
小夜灯、防滑垫、一字扶手、坐便椅、沐浴椅,还有适老椅、换鞋凳、拐杖等,一件件不起眼的小设施,却改变着老龄人“如厕难、出行难、洗澡难、生活难”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