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石家庄癌症老人轻生凸显养老困局

老年权益 08-27

  9月9日上午,石家庄桥东区某小区一位老人跳楼轻生,留下了年迈的老伴和两个儿子。记者了解到,老人数月前在医院检查出癌症。

  自1993年起,石家庄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诸多养老难题日益凸显。晚年生活单调孤寂,老年人健康尤其心理健康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9月9日上午,桥东区某小区一位老人跳楼轻生。提及此事,小区里众多老人唏嘘不已。据了解,老人家中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工作了,小儿子还在上学。“几个月前,老太太突然觉得腰疼。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后来觉得不太正常,就到医院做了CT等各项检查,就是没查出是什么病,最后还是在检查血液时发现了异常,确诊为骨癌。老太太可能是觉得治疗没什么希望,才走了这条路。”

  一位老人说,老人们平时有点小病,往往不愿意让儿女操心,等疼得无法忍受了往往就晚了。

  9月13日,北二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高架桥下的阴凉里,20余位老人围着3张桌子正在打扑克,每张桌子有4个人在玩,大多数都在“观战”。“每天都过来,来得早了就玩上两把,晚了就没地儿了,只能看,晌午了就回家吃饭。”一个身穿中山装的老人刚看完一局,他说自己就住在旁边的小区,以前在一家企业上班,退休后在家闲着没事,儿子媳妇都在市场上忙着照看生意,自己也帮不上忙,就到这里来打发时间。

  老人告诉记者,小区里面住着的大部分都是单位退休下来的老人,平时没事就遛遛弯,再不然就是买菜做饭接孩子。“娱乐活动也就那么两样,除了单位组织的活动,剩下的也就是下下棋,聊天看报纸。”老人说,以前上班时总觉得累,老是盼着节假日能休息两天,但真到了退休了,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反而不知道干什么了。

  在棉六小区一栋即将拆除的旧楼前,75岁的薛大爷说,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年人退休后,单位还能经常组织一些旅游、摄影比赛之类的活动,“我们这些企业退休的职工,因为企业效益不好,也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我们,更不要说让我们参与旅游活动了,晚年生活更是缺乏乐趣。”

  薛大爷有一儿一女,都在外地上班。他说孩子们在外工作很不容易,生存压力大,没事时往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老两口也就放心了。“没事时我们也不给他们打电话,我知道他们都很忙。”平时家里很安静,一到逢年过节,儿子闺女领着孩子过来,才会热闹起来。“不光年轻人盼着过节放假,我们也盼着呢。”老人笑着说,11月他过生日,到时候孙子和外孙女都请假过来,他现在就盼着这一天能快点到来。

  记者从高架桥下那位看打牌的老人那里也听到了同样的说法。他说他们这些老年人平时聊天,话题都离不开自家的孩子,其实也都想让孩子多陪陪自己,但那根本不现实。“家里孩子都是三四十岁,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很大,怎么也不好再麻烦他们。”

  记者从石家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获悉,截至2011年年底,石家庄全市总人口9972927人,60岁以上老年人为1467116人,占总人口的14.71%。石家庄自1993年老年人与总人口比例开始超过10%,进入老龄化社会,先于全国6年,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石家庄市老龄办主任付文领表示,从数字上来看,石家庄在河北省老龄化程度比较高,最突出的特点是“未富先老”,即现在经济水平发展不足,同时老龄化进展快。老龄化形势发展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从经济上来讲,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减少,还意味着消费水平下降。另外,老年人口多,导致社会供养系数增加。

  从老年人本身的生活来看,老龄化的加剧,造成诸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孤独、寂寞、缺少寄托,缺少休闲娱乐,定期体检常被忽略,一些健康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而空巢老人和患病老人的心理健康更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老年人失去生活兴趣,情绪低落。

  有关专家表示,子女们应多关心父母,比如尽量抽出时间陪伴老人,定期带老人去正规医院体检、治疗,特别是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等。

  然而,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困局,仅仅依靠子女“常回家看看”来解决,还远远不够,也不是太现实,社会托养机构的发展正是缘于这样的背景。然而养老方式的转变,还面临着观念上以及很多现实难题。

  据石家庄市民政局测算,石家庄全市每年平均增加老年人6.9万,到2015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5.92%,老年人口将超过170万。按照“9073”养老方式(有90%的老人居家养老,接受社会服务;7%的老人需要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要有153万老年人居家养老,有11.9万老年人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有5.1万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石市需要新增养老床位2.5万张。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会大多数老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只有一些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能陪在身边的老人,才不得不选择入住托养机构。

  据石家庄市康鑫老年人托管中心中心主任张志广介绍,托管中心在2003年成立,原来在桥东区,刚搬到棉六小区还不到20天,目前住在托管中心的40多位老人中,八成以上都是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而且没有退休金,基本上是孩子们凑钱将其送到这里来托养。“我们这里能提供食宿和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有专门的护工照顾老人。”张志广说,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视,目前招个合格的护工非常困难。
(来源:燕赵都市报)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网络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