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炎热的夏天非常容易中暑 中医针灸帮您解决

健康养生 10-03

导读:炎热的夏天气温出奇的高,很容易引起中暑。中医里面针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同程度的中暑,这样可以避免吃药。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一、轻证中暑

1、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2、治则:清泄暑热。

3、处方:大椎、内庭、曲池、内关、太阳、委中。

4、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为清热要穴,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清热泄三焦火,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

5、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以泄热祛暑。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二、重证中暑

(一)暑热蒙心

1、主证:肌肤灼热,面红耳赤,渴喜饮冷,口唇干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痉厥抽搐,恶心呕吐,小便黄赤,舌红而干,脉洪大而数。

2、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3、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4、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开窍醒神;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开窍苏厥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5、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二)气阴两脱

1、主证:大汗、大泻、大失血,气短息促,自汗热粘,心烦口渴,尿短赤涩,大便干结,舌燥,脉细数无力。

2、治则:补气滋阴。

3、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

4、方义: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5、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上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针灸治疗轻度中暑以及重度中暑的方法,如果病人的情况严重的话,这个时候最好送到医院治疗了哦。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