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永福县罗锦镇岭桥村西岭屯生活着一位比较特别的百岁老人:70多年前,他背负着民族使命,走上过保家卫国的战场;现如今,已满百岁的他,不但能记起曾经的每一场战斗,而且身体非常好,眼不花耳不聋,还能从山上砍回30多斤重的柴火。这位老兵的名字叫吕宗秀,刚满100岁的他,不仅是村里唯一的百岁老人,也是唯一的百岁老兵。
百岁老人爱吃猪肉和青菜 老兵吕宗秀一生勤劳身体好
百岁老人档案:
◆姓名:吕宗秀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15年7月11日
◆身高:1.68米
◆体重:90斤
◆血压:高压120,低压80
◆心率:80次/分钟
◆既往病史:肝炎
◆长寿之道:一生勤劳;爱笑,是个直性子;生活有规律,喜欢吃猪肉和青菜。
吕宗秀经常出去砍柴,几十斤的柴火,扛起来似乎一点都不费劲。
●现在还能扛30多斤柴火
罗锦镇位于永福县城东郊,距离县城约13公里,东接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六塘镇,西接永福县城,南与堡里、阳朔交界,北与苏桥新区接壤。调查人员驱车从县城出发,行驶约30分钟就到达了岭桥村西岭屯。
该村有724户,3315人,80岁以上老人有80多人,90岁以上老人有10多人,100岁以上的老人就仅有吕宗秀。村支书王德华说,吕宗秀不仅是村里唯一的百岁老人,也是唯一的百岁老兵。他身体非常好,眼不花耳不聋,背也不驼,步履矫健。
在王德华的带领下,调查人员沿着村巷步行约3分钟,来到吕宗秀的家门口。他住的是一栋老式砖瓦结构的房子,坐西朝东,屋内共住有3户人家,吕宗秀夫妇住在靠北边的房间。
本来约好上午来看老人,当调查人员到时,老人却不在家。
“早上吃完饭,他拿着把镰刀就出去砍柴了,一直没有回来。”吕宗秀70岁的老婆吕秀玉说,“你们在家里先坐一坐,我出去找一找他。”
20分钟后,吕宗秀扛着30多斤柴火从外面走了回来,在门口很轻松地把柴火放下。调查人员注意到,他个子瘦高,脸上有些老年斑,但面色红润,听说自如,总挂着浅浅的笑容。
“让你们久等了,真不好意思,我刚才去附近的山上砍了一点柴火。”吕宗秀说。
吕宗秀和老婆吕秀玉一起生活,别看他100岁了,现在生活都能自理。“平时,有些重活,我想帮着他做,他就是不让。老公现在身体很好,砍柴、下地,样样都能做。”吕秀玉说,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不让他做,可他总是闲不下来。
据了解,吕宗秀共育有五男一女,最大的50岁,最小的儿子35岁。“实际上,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子女们,由于我和老婆结婚较晚,家里也穷,子女们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吕宗秀说。
吕宗秀经常和邻里一起看戏。
●曾被子弹打穿过小腿
1915年7月11日,百岁老人吕宗秀出生于永福县苏桥镇的农村,小时候由于灵活聪明,父母便让他读了几年私塾,最后还是因家里没钱而终止。
“那个时候,能读书算是很了不起了,大部分家庭都不送孩子读书。”吕宗秀说,“我从小就很懂事,知道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所以读书那几年,我很用功,次次考试都在班里前几名。”
吕宗秀读完私塾后,一直跟着父母在家里务农,直到1951年,他报名参军。“剿匪、抗美援朝等战争,他都参加过。”吕宗秀说,他参军后,先在两江一带参加了几个月的军训,后乘车到达柳州一带剿匪。
“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很多,现在想起来还都历历在目。”吕宗秀说,有战争就不免有伤亡,如今的吕宗秀身上伤痕累累。数不清的小伤已经被老人忘记,但几处大的伤害至今仍伴随着老人。
吕宗秀把右脚伸出来,卷起裤脚,小腿上有两块很大的伤疤。
“这两块伤疤,是我们在剿匪时被敌人打中的,直接穿透小腿。”吕宗秀说,“我记得,当时是一个晚上,我们去攻打敌人的制高点,双方打得很激烈。当时,很多战友都冲了上去,我也跟着向前冲,后来战友提醒我,我才知道脚受伤了,这两道伤疤是被子弹穿透后留下来的。”
战友们见吕宗秀受伤后,立即将他背到部队医院,通过2个多月的治疗,才能走路。
“当时幸亏有两名战友,把我及时抬到医院,不然,我肯定牺牲了。”吕宗秀说,这是他参军的第一次遇险。他还有一次遇险。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赶赴朝鲜战场,可部队没到几天,再次接到上级命令,让他们部队立即赶到福建一带驻守。
当年,吕宗秀所在的部队条件差,行军根本没有汽车,只能靠步行。部队也没有后勤补给,行军路上非常艰难。“我记得,部队没有饭吃,我们就吃草皮,为了按照上级命令赶到指定地点,一天只休息几个小时。有一天晚上,部队走在山路中,由于太累,我倒地差点滚下山崖,幸亏战友拉住了我的衣服,不然肯定掉下去了。”
从1951年参军,一直到1956年12月退伍,在部队5年多时间,吕宗秀做过“军邮”、警卫员、炮兵等,历经艰辛的吕宗秀,现在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但回忆起当年,仍然感慨:“参军是我一生的荣耀。”
吕宗秀夫妇一生勤劳,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一切以家人为重心
41岁的吕宗秀,从部队回到家乡后,在当地公安机关工作过几年,后来在家里种田、养鸡、养猪等,样样都做。可以说,百岁老人吕宗秀这一辈子非常辛苦。
吕宗秀说:“我共有3兄弟,12岁父亲过世,家里全靠母亲和两位哥哥才能维持下去。31岁时,母亲也因生病离开了人世。当我退伍回到家乡后,两位哥哥都不在家,其中一个参军,另一个外出找活去了。”
40多岁的时候,吕宗秀有过一段婚姻,但最后以离婚告终。
“第一任老婆,太好吃懒做了。”吕宗秀说,两位哥哥一直没有回家,一个人过日子太艰难了。他想再婚,可找不到合适的人。49岁时,有媒人找到他说,在罗锦镇岭桥村西岭屯有一位19岁的姑娘,想招郎入赘。
吕宗秀经过再三考虑后,把老家的田地全部放弃了,来到西岭屯与现在的老婆吕玉秀结了婚。
“结婚后,日子过得还是很苦,有了小孩后,老婆在家里带小孩,外面的农活就靠我一个人做。”吕宗秀说,在那个年代,每年农忙,他的两个肩膀就会脱层皮。有一次,他晚上刚耕了田,第二天早上,又继续耕地,由于体力不支,昏倒在地里。“当时,幸亏村里人看到,及时进行了抢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那几年,我们家有时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吃肉了。”吕宗秀说,为了能让家里人吃上米饭,他每天除了做农活外,天天坚持到村后山砍柴卖,这一砍就是几十年。“说实话,全靠我们村的后山有柴砍,才能养活我们全家人,不然,真不知道怎样才能维持下去。”
“那时候我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一直到子女长大,家里的日子开始逐渐变好。”吕宗秀说。
吕玉秀说:“老公很勤劳,总闲不下来,为了养活子女,他吃了不少的苦。等子女长大成人后,让他停下手中的活,他总是说再做几年,直到现在,他还外出做农活。不过,值得高兴的事,他身体现在还可以,全家过得很幸福。”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