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是彭祖的故里,而如今彭山在世的47位百岁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养生秘诀:吃猪蹄、洗脚、喝醋……老人们的长寿秘诀各有特点。但几乎所有百岁老人,都提到了忍让、豁达的心态很重要,他们往往是夫妻关系中的相对弱势一方。当地出土的一幅汉代壁画,被民间称为“耳朵图”。老人们笑称,耳朵,其实是大智慧。
彭山47位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火巴耳朵”豁达忍让心态好
长寿·性格
自古就有“火巴耳朵”,百岁老人都忍让
早在彭山以“长寿之乡”闻名之前,出土的汉代崖墓就已经让彭山变得全国皆知。
该崖墓位于彭山江口镇岷江东岸上,墓壁上,刻有一幅知名的浮雕,被称为“夫妻和睦图”。浮雕上,一男子曲膝于灶前,一手执瓢、一手举刷,正在烹饪,而妻子则身背婴儿,双手扶着男子臂膀,面部充满了柔情蜜意,似乎在与男子嬉戏说笑。据称,这是四川最早的“妻管严”型幸福男人——“耳朵”。
其实在调查人员连续调查走访后发现,彭山的47位百岁老人不管男女,皆兼具一种气质:豁达、忍让。有人结合当地出土的汉代崖墓中“耳朵”浮雕,也将这份气质笑称为“耳朵”,有百岁老人则说:“耳朵,其实这是大智慧,家和子孝人长寿。”
家住青龙镇社区五组的杨松云,今年刚满百岁,曾是当地有名的弹棉花匠。如今,闲下来的杨松云有两件事还在坚持,一是散步,二是自己洗衣服。“原来他老伴还在的时候有时候都要自己洗。”当地村民说,杨松云老人为人和善,经常笑嘻嘻的,还有年长的老人看到过他弹棉花,他的老伴在一旁帮忙理线,经常会有说有笑,相当恩爱。
“能够活这么大岁数,肯定和他这种性格有关。”当地村民说,原来就很听他老伴的话,也基本上没看到杨松云老人跟别人红过脸,性子不急,做个“耳朵”,也是种福气。
彭山公义镇的岳桂英老人,今年106岁,是彭山47位百岁老人之一。提及老伴去世前,两人遇到分歧该如何处理,岳桂英会巧妙地避其锋芒,“他不高兴,我不说就是。”彭山青龙镇的99岁老人黄玉清,也经常用一句“我不跟你争”,轻松化解矛盾。甚至,她自称从小到大没跟别人红过脸。
长寿·饮食
长寿菜单不绝对,家庭和谐很重要
彭山,因“长寿之乡”闻名后,当地百岁老人家中,被不少人踏破门槛,以探寻那份长寿秘诀。这些人中,有各地老龄办的工作人员,有专家学者,还有外地游客。他们观察老人食谱,试图找出一份“长寿菜单”;他们跟老人聊天,试图探秘“长寿之道”。
青龙镇桂林村的李志轩,今年107岁,他的菜单早已不是秘密。“爱吃猪蹄,顿顿都离不开玉米糊。”李志轩的五女儿李学英说,为了给父亲换口味,她每天都换着用花生浆、肉汤或者鲫鱼汤冲玉米糊。
与李志轩不同,彭山公义镇的岳桂英在105岁时,还在编草绳、锤豆子、晒谷子,岳桂英样样不误。直到今天,她仍然坚持自己清洗衣服。但在吃的问题上,岳桂英却显得有些另类,总会时不时让儿媳李满蓉用醋泡饭。
在彭山的百岁老人中,有人爱吃蔬菜,有人爱吃肥肉,有人爱喝酸奶,有人爱喝口小酒。
四川省保健科技学会基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姜俊成认为,根据百岁老人整理出长寿菜单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良好的处世心态是长寿老人们的共性。
长寿·饮水
彭山老人多长寿,因为有口好水喝
而老人们的长寿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有自然的馈赠。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长寿之乡”评审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萧振禹曾将彭山长寿老人的饮用水取样,然后送至中国科学院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20个样品呈一个特点,那就是含锶量高,最大值达到了4.184毫克/升,平均值则为0.738毫克/升。“我国饮用水中锶含量甚微,锶含量在0.20-0.40毫克/升时,就可以称为天然饮用矿泉水。”萧振禹说,饮用含量在5毫克/升以下的含锶矿泉水,有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明目的作用,且不会产生不良的作用。
就在萧振禹关注彭山的饮用水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五一将研究方向对准了彭山的土壤。他通过勘探发现当地自然环境中硒含量高于周边地区。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也认为,硒元素正是当地的“长寿元素”,土壤中蕴含适合人体的微量元素,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又通过食物链吸收到这些元素,久而久之,长寿老人大量出现。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