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百岁老人张黄氏知足常乐 五世同堂乡亲为她祝寿

健康养生 10-15

俗话说:“山中常见千年树,世间难逢百岁人。”3月24日,湖南省湘潭经开区吉利社区的百岁老人张黄氏迎来了她的百岁生日,她的子子孙孙50多人从全国各地赶回,五世同堂、其乐融融,湘潭经开区的相关负责人及邻里乡亲都赶来为百岁老人祝寿。

百岁老人张黄氏知足常乐 五世同堂乡亲为她祝寿

3月24日上午,在祝寿仪式举行之前,百岁老人张黄氏坐在2楼家中的火炉旁烤火。她脸色红润,笑容慈祥,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前来给她祝寿的人。

百岁老人人生坎坷,一个世纪以来她受过很多苦。老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在娘家时,大家叫她黄七十姑娘,14岁嫁给张德义,改叫张黄氏,生了9个孩子,最终只留下4个。家里常常穷得揭不开锅,大儿子和大女儿还去讨过米。1940年左右,战乱连连,张黄氏白天劳作,晚上编草鞋,常常要编到第二天凌晨,草鞋5分钱一双,她一个晚上编两双,满了20双就去城里卖,一个人走路怕,就要儿子作伴。40多岁时,张黄氏的丈夫去世了,她带着4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生活,种地、出工基本靠她一个人。在她的操持下,孩子们一个个成家。1960年左右,张黄氏带着最小的儿子去仙女山附近修路,打地铺、睡在稻草上。

“先苦后甜,知足常乐。近10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幸福的10年。”百岁老人张黄氏告诉我们,现在她的生活过得很好。特别是从去年开始,湘潭经开区每月发她1000多元养老金,民政部门和社区每月再各发100元。“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要是还能活几年就好了。”百岁老人笑着说。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3月22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亲历者、五代同堂的百岁老人于文瑞,迎来了自己100岁生日(虚岁)。五十多位亲友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为老寿星庆生并送上了祝福。

70岁的女儿于念慈与爱人和孩子专程从台湾赶到石家庄,“3天前就来了,一定要给父亲好好过个百岁生日。”于念慈说,她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来石家庄,看着父亲身体康健,做女儿的才能安心。“按民间说法,姥爷虚岁100岁了,又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就想好好为老爷子庆祝一下。”百岁老人于文瑞的外孙女王凤霞说,亲友们都惦记着老人的百岁大寿,能来的全来了,这次百岁宴是他们的大家庭多年来人数最全的家庭聚会。

出生于1916年的百岁老人于文瑞,是井陉人。他1936年毕业于保定培德中学,后考入宪兵学校学生队第七期,又被保送重庆中央警官学校特科警官班第三期学习。1950年回到井陉老家。1975年被安排到国棉五厂上班,之后退休。当年在战乱之中,于文瑞的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去了台湾,以为于文瑞已经不在人世。整整39年后,他们才找到了对方,得以见面。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仪式现场,他有幸作为带班警卫,带领3名宪兵站在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会场签字台出入口,负责警卫工作。见证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他感觉非常光荣,扬眉吐气!那一刻让他至今难忘。他说,那一年,他29岁。

岁月远去,现在的百岁老人于文瑞,听力不太好了,背也驼了,跟很多这个年龄的老人一样,过着悠闲的日子。他能自己吃饭,每天自己叠被子,然后到楼下围着所住的居民楼转两圈。照顾老人饮食起居的外孙女王凤霞说,老人除了每天上午、下午都要睡一会儿,其余的时间就喜欢看看书、看看报纸。“老爷子喜欢古典文学,屋里的《红楼梦》、《三国演义》都快翻烂了!”老人以前喜欢写毛笔字,近两三年才停了笔。前些年,老人还根据自己的传奇经历,写了一本回忆录。

百岁老人于文瑞老人现在走路很稳健,说话声音也很洪亮,就是耳朵不太好。王凤霞介绍,近一年来,虽然老人年龄增长了,但他的身体状况却愈发稳定,整整一年都没有吃药。“他身体健健康康的,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