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年轻人不忌讳,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专利
3月28日,中华遗嘱库向社会发布《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采用网络直播方式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
-
退休后的老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才不会寂寞
遇到了年近花甲的人,所以我觉得人还是要有一定的爱好,有了爱好之后,你就不会觉得孤独与寂寞。我认识一个张姐,他的哥哥已经单身大概有20年,他哥哥的生活条件很好,也很有钱,自从他嫂...
-
疫情下,各国老年人生活得怎样
这次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极其深远,数以万计的确诊人数,导致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的窘境。特别对于一些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更是严峻的考验。...
-
老年人该不该提前处理自己的财产
老人家在生前就急着把自己的财产过户到子女名下,这种做法我们是不提倡的,不利的原因有四点:...
-
遗嘱库白皮书:老年人更趋理性,中青年财产种类丰富
3月28日,《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并首次采用网络直播方式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
-
金融诈骗专盯中老年人
记者从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供的《新冠肺炎期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中了解到,疫情期间的诈骗有很强的投机性和针对性,中老年群体多落入金融诈骗陷阱。...
-
法官现场支招防诈骗,保护好老年人钱袋子
78岁的孙老先生有一个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为了保障儿子的生活和医疗,2014至2015年间,孙老先生在保险公司业务员王某的推荐下买了18份保险产品。...
-
关于防范和打击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行为的建议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部分保健产品经销商,通过发放米、面、油、鸡蛋、低价甚至是免费旅游等形式引诱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会议营销,配以所谓的“医学专家、教授”、“尖端医学检验”、高科技材料等虚假宣传,承诺其保健产品和药品具有包治百病功能,并大打 “亲情关怀”感情牌,诱导老年人一步一步进入圈套,进而推销高价保健产品和药品。...
-
湖北:荆州区消费者委员会提醒:老年人消费需慎防五大陷阱
一、有病切忌乱投医。老年人有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或专家学者。...
-
保险消费警示录:疫情滋生诈骗新套路,养老服务背后有大坑
3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那么,近一年来,保险行业到底有哪些“坑”?消费者们又该如何防范?跟着《国际金融报》记者一起来盘点吧……...
-
北京:西城法院通报3起涉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占比逐渐提升,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同时,我们保护老年人消费权益的基础条件准备好了吗?3月13日,北京西城法院召开“涉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线上新闻通报会。三起典型案例表明,部分金融产品不规范,老年人精力有限、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薄弱,往往成为金融消费的弱势群体。...
-
警惕“以房养老陷阱”,平安好贷揭秘房抵贷骗局
何为商业养老保险?...
-
北京市老龄协会提醒谨防涉疫情新型诈骗
近日,北京市老龄协会为老年朋友盘点了疫情期间骗子诈骗老年人的一些案例,提醒老年人防范新型诈骗。...
-
养老服务领域预防非法集资相关知识
2019年12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民政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指出,近期,一些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名义,承诺高额回报,以向老年人收取会员费、床位费,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手段,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
《北京市老年维权情况报告》发布,涉老案件中继承纠纷成为老年人面临的首要权益问题
近日,北京市老龄协会权益处发布了《北京市老年维权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市法院共受理涉老案件超过1.6万件,包括了继承纠纷、离婚纠纷、赡养纠纷、扶养纠纷、虐待罪、遗弃罪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