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消协会发布2020春节消费提示:预付式消费要留神老年消费防忽悠
伴随着2020年春节的临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温馨提示称,网络交易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要见码就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轻信“飞来横福”和“中奖信息”。按需选购商品,注重商品品质,不崇尚华美外包装。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减少奢侈消费。做聪明消费者,过欢乐祥和年。...
-
上海: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老年保健食品基层综合治理
摘要:上海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整治保健产品乱象,维护老年消费群体合法权益,“百日行动”摸底排查,强化监管执法。开展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探索富有治理成效的新机制、新举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覆盖至全区各街镇,净化辖区保健食品市场秩序。...
-
银保监会:投资理财、养老保健、私募众筹、区块链等为春节期间防范非法集资重点宣传领域
春节临近,关于非法集资的案件依然严峻。1月2日,银保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春节期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处非联办函〔2019〕80号,以下简称《通知》)。...
-
旅居养老交会费隐藏巨大风险,选养老服务要当心了
人到了中老年,养老大计提上日程。一些企业以旅居养老或交会费入住为名,让老人提前投入了高额资金,但背后却隐藏着巨大风险,相关案例频发。...
-
上海:嘉定老年消费品市场“乱象”丛生,如何看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小到生活用品、保健品,大到按摩仪、床垫,他们卖什么,我妈就买什么,退休工资基本都花在上面了,为了这事,我没少和她吵架。”家住嘉定镇街道的李女士对存在于街道内的老年消费品经营户,一直怨气颇深,也因此一度导致母女关系紧张。...
-
网友建议设立监管账户防止养老机构跑路 湖南省民政厅回复
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收取会员费、床位费;以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名义吸收资金……部分养老机构收取大量费用后跑路。有网友向省政府提出建议,建议设立监管账户,这样老人将资金打入账户后,再按月支付给机构。...
-
《老年人聚会责任书》,签还是不签?
暑假来临,各大户外运动俱乐部及老年大学校外班成了老年人开展集体活动的地方。参加集体活动,是否要先签《老年人聚会责任书》,成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关注的焦点。 组织者:“免责书”让人心里更有底“本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自愿参加艺术团的活动,如因意外事故、突发天气变化和自身疾病原因等不可预测因素,造成自身身体损害时,其他成员不承担任何责任。”5月26日,襄城区老年大学校外班“你健康·我快乐”健身队的李阿姨在这份《活动免责承诺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承诺参加活动时量力而行,并做好自我防范。据了解...
-
涉老诉讼多发 老年维权合议庭竭力修复亲情
生活艰难的老人捡亲友家的“落儿”,工人帮她搬柜子时却受伤,赔偿金怎么出?老爷子买房之后百般找茬拒不收房,希望让对方交不了房,自己再索讨违约金,案子怎么判?9旬老人诉古稀之年的子女支付赡养费,五六位高龄人士在庭上吵成一锅粥,这个案子怎么审?近两年来,通州法院受理的涉老案件日益增加,无论是祸从天降型的车祸、公共场所摔伤,惜命爱财型的遭遇金融、保健诈骗,还是劳动保障型的返聘争端、工伤赔偿,家事纠纷型的遗产、继承,审判所需的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据通州法院发布的消息,今年,通州法院为了应对涉老诉讼多发,采取了成立老...
-
非法集资让养老变坑老 谁动了老人的养命钱
◆看似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养老投资,实则我之养老本、彼之敛财金的投资骗局 ◆警惕涉老骗局四大套路:高额返利、卷钱跑路、保健品忽悠、非法集资 ◆随着养老产业发展提速,亟待完善监管法规,加强配套政策建立健全,防止不良企业钻空子...
-
老年旅游团价格低廉,旅行社为什么还大力推广,导游说出了大实话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经济资本。生活不单纯仅仅是工作,劳逸结合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交通便利化,高铁飞机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外出也变得十分的方便。外出旅游也变得稀疏平常,除了年轻人,老年朋友们也逐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了。老年人旅游团,十分的受追捧。其实不难明白,老年人辛苦了大半辈子,出去玩玩陶冶情操,并且空闲时间也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老年团的价格相较于年轻人的,更便宜,这其中又有什么缘由呢?...
-
广东发布风险提示:防范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
日前,广东省民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人和家属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防止利益受损。若发现证照不全的非法养老机构或涉嫌非法集资的养老机构,积极向公安、民政、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举报,经核查属实后,对举报人将依法给予奖励。...
-
北京:丰台司法所老年人维权系列宣传活动持续升温
近日,为提高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维权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丰台司法所开展以“公共法律服务护航夕阳红”为主题的“老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
-
“老人鞋”不能给老人添麻烦
上海的陆阿婆在电商平台购入一双某品牌“老人鞋”,不久鞋子即出现开胶等问题,联系客服要求退货,工作人员搪塞几句之后便再无音信;赵女士在某超市为母亲买了两双“老人鞋”,售前承诺“一年内鞋底开胶免费换新”,但时隔半年,鞋底就开胶断裂,赵女士前去更换,售后人员却以“开胶太少”为由拒绝更换……...
-
法官费劲心机“骗走”老年人的钱?这出戏场场叫好!
法官们化身“骗子”和“托儿”,用尽十八般武艺,只为骗走老年人钱袋子里的积蓄……这个12月,天坛、龙潭街道的老人们欣赏了一台由东城法院的法官们演出的普法情景剧。这台旨在防范投资理财诈骗的专用情景剧,两年走进了7个街道,场场叫好,为1000多名老人普及了防范投资理财诈骗的知识。“我们希望有机会,尽量能把东城的街道都跑个遍。”主创人员之一,东城法院法官金薇告诉记者。...
-
遇见养老“福利”吃住竟可不花钱,168人被骗了521万元
交8万元“押金”就能免费住上养老院,每年返还利息,住上10年不仅一分钱不花,还有免费专职医生24小时护理,遇到这样的“好事”你心动了吗?但也就是这样的“好事”,让不少老年人投入了毕生积蓄,最终却血本无归……18日,记者从省公安厅了解到,近日,简阳警方侦破一起针对老年人实施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及群众168名,涉案金额高达5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