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遏制“以房养老”骗局关键要完善养老服务
杨老太太经人介绍,与一家号称主营养老相关项目的投资管理公司签订资产养老服务合同,公司将杨老太太的房子作为抵押,向第三方借款327万元,公司每月向杨老太太支付16350元养老金,并代杨老太太向出借人偿还利息。该公司在支付几个月养老金、代付部分借款利息后停止了支付、代付,出借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杨老太太偿还借款并实现对房屋的抵押权。...
-
以房养老要让老人省心省事
与以房养老推广不易形成反差的是,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幌子倒“挺有市场”。根据媒体日前报道,有所谓主营“养老”项目的投资管理公司开发了“资产养老产品”。只要老人拿出房子作抵押,投资管理公司便促成巨额借款供老人养老所需,还负责代老人偿还借款利息。然而,履约一段时间后,投资管理公司突然“玩失踪”,或资金链断裂,停止为老人还款。...
-
小心“以房养老”为名的骗局
以房养老是利用老人所拥有的房产价值,尤其是死亡之后住房尚存余的价值,通过一定的金融或非金融机制的方式以提前套现变现的一种养老政策,意在让老年人老有所依。但在实际中,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幌子,骗取老人的信任,让老人将房产抵押贷款,最终导致老人老无所依。...
-
养老产品销售成非法集资“重灾区”湖南重拳防范打击
近年来,养老理财、养老产品销售、网络借贷、投资理财等领域成为非法集资“重灾区”。自22日起,湖南省重拳开展防范打击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系列工作。...
-
银发理财求稳不求高
2017年初,深圳吴老先生投资了某银行客户经理殷某推荐的理财产品,一年便轻松收益了18万元,吴老先生随即追加投资了300万元人民币。2019年1月,吴老先生不想再继续投资了,但殷某一直拖着不返还吴老先生的本金,今年的收益也一直未到账。吴老先生觉得蹊跷,便到殷某工作的银行咨询,被告知并没有殷某所说的投资理财产品,殷某也早已离职。吴老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急忙向深圳福田警方报案。...
-
被骗走巨款的老年人为何多是退休高管、教授?反诈骗民警分析原因
19张卡信息都透露给骗子,遭到诈骗却矢口否认,将民警拒之门外,不让劝说的子女回家……记者从海淀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了解到,老人遭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约占总数的60%;而其中,退休高管、教授等约占一半。而这些文化程度高、有一定资历的老人,反而更多地被深度洗脑、被骗数额巨大。...
-
当心!养老服务领域存在非法集资陷阱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公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有人却浑水摸鱼,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旗号,干起了不可告人的勾当。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处非办”)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要留意养老服务领域的非法集资陷阱,切勿预付高额养老服务费。老年人进行养老投资之前一定要多跟子女商量。...
-
生活态度征服年轻人!嘉兴七旬老人舞出别样“夕阳红”
两鬓铲青、中间扎辫的潮流发型,格子衬衫搭配皮衣的时髦着装,刚见到陈张友,很难将其形象与年龄联系起来,当然,更加感染人的是他浑身散发的文艺气息,以及纯真而坚毅的眼神。...
-
以人民情怀呵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提出了详实具体的应对措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
到2022年,80%以上医疗机构将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
-
老年人买保健品有了“后悔药”,你咋看
近半数老人获取保健品信息的渠道是通过家人、朋友介绍,将近八成老人遇到过保健品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的问题。11月3日,《北京市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认知及消费状况调查结果》对外发布。北京市消协为此提出建议,应给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设立期限为一个月的“消费犹豫期”,购买的保健品在犹豫期可以退货。...
-
中老年人防骗攻略
中老年人常遇到的骗局有哪些?应该如何避免?事后又该如何补救?...
-
设老人购物“消费犹豫期”,也是给保健品骗局一击
为部分老年人消费者设立保健品消费犹豫期,是个值得肯定的思路,值得有关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
北京:市消协建议设老人“消费犹豫期”
近半数老人获取保健品信息的渠道是通过家人、朋友介绍,而将近8成老人遇到过保健品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的问题。今天上午,《北京市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认知及消费状况调查结果》对外发布,市消协提出建议,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增加期限一个月的“消费犹豫期”,在犹豫期购买的商品,可以退货。...
-
谨防“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盯上老年人
甘肃警方近日破获一起特大“民族资产解冻”电信诈骗案件,涉案资金7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警方提醒,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的项目,遇到该类诈骗一定要向政府有关部门咨询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