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老人因数字鸿沟账户被冻,中国老龄协会:金融服务要量体裁衣

老年权益 05-24


  老人股票账户被冻结,证券公司却称已在网站app上发布通知,认为自己并未知晓相应公告的老人将证券公司诉至法院。老人在金融领域遭遇了“数字鸿沟”怎么办?5月20日,中国老龄协会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2020年全国老年人金融财产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谈及上述案例时表示,金融机构要针对老年人特点“量体裁衣”,“数字鸿沟”不能成为欺老行为的合法化外衣。

  未收到证券公司通知,老人股票账户被冻结

  典型案例显示,2008年,老人宣某华与某证券公司营业部签订《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就委托代理证券(包括证券衍生品)交易及其他相关事宜达成协议。2019年3月,某证券公司在网站、APP上发布通知,如客户个人身份信息不完整则中止金融服务。7月,某证券公司营业部以宣某华身份信息不完整为由对其股票交易账户进行冻结。宣某华认为其并未收到或者知晓相应公告,某证券公司的冻结行为构成违约,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财产损失。

  法院认为,某证券公司有权依法开展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就需要核实的信息内容以及拒不配合的行为后果,负有向客户提前告知的义务,特别对老年投资者,应以合理方式履行相应通知义务。因无相关证据证明在官网以及APP上发布的公告送达至宣某华,应认定某证券公司违约,因此判决某证券公司赔偿宣某华经济损失1万元。

  “数字鸿沟”不能成欺老行为“外衣”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在金融消费领域也愈发突出。

  “本案旨在提醒金融机构在数字化升级改造时,也要对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王绍忠表示,一方面,要将数字赋能运用到为老服务中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量体裁衣,设计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亲老、适老的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等智能金融APP。

  王绍忠还强调,金融机构要考虑老年人的交易习惯,保留一定比例的人工服务网点,更人性化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此外,更不能因为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而给服务中的欺老行为理所当然地披上合法化的外衣。

  他还表示,就老年人自身而言,也要跟上时代发展,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融入智慧社会。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人民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