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10万“网瘾老人”困扰多少家庭

老年生活 05-28

网瘾,曾经是青少年的“专利”。而如今,它开始找上老年人。有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时间超10小时……这届“银发低头族”玩起手机来,疯狂程度不输青少年。

阅历丰富的老年人,为何也没能躲过手机的“侵蚀”?究竟是什么勾走了他们的“魂”?家有“网瘾老人”怎么办?这些摆在面前的真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手机长在了手上”

如今,老年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特别是疫情期间,健康码、行程码成为出行必备,“银发族”触网加速。对此,网友们纷纷吐槽——

“我妈手机不离手。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刷视频;晚上睡觉前,躺在被窝里刷视频;出去买菜,边走路边看手机……”

“自从老爸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就再也没有听过他唠叨我,因为他自己玩的时间比我还多。”

“我妈早晨5点多就开始上网,手机上的App超过30个,有些压根儿都没听说过,感觉特别山寨,搞得内存天天报警。”

“我妈整天坐在家里玩手机,最近越来越严重。她一直买东西、退东西、买东西……我家的小地下室已经被放满了,车库也被堆了一半,怎么说都不听。”


 

这届老年人有多沉迷网络?

结合《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及艾媒研究院《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我们看到:有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时间超10小时。

这只是平均值,对于个体而言,可能远超于这些数字。

有媒体报道,因为父亲术后腿脚不便,南京的王先生教会了他上网打牌。结果老人家上了瘾,经常一打就是一天,有时候连饭也不吃。更恼人的是,他脾气还大,不听劝,说多了就不高兴。王先生后悔极了,真不该教他“触网”。

《北京青年报》报道过一个案例:绍兴的章阿姨也是“重度网瘾患者”,退休后很是无聊,便跟女儿学会了手机游戏。她钟爱征战游戏,经常在游戏中挑头组建军队,率将士出征,一仗接一仗,越打越上瘾,一玩就是好几小时。这还不够,她还下载了爱消除、斗地主等游戏,往往熬到凌晨还兴致勃勃。家人说不得劝不得,一说她就急眼。

还有网友抱怨,妈妈除了睡觉外,“全天候”泡在网上,“手机长在了手上”,眼睛都快看瞎了,还是欲罢不能。

所以,我们刚担心完老年人难以跨越“数字鸿沟”,马上又要担心他们陷入“数字沉迷”。这样的“同款烦恼”,困扰着许多家庭。

手机这把双刃剑,一边承载着老年人享受网络世界的无限精彩,一边化身老年人的“健康杀手”“精神鸦片”“电子榨菜”。

刷短视频成老人最主要娱乐方式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3.2%,老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5%。

1亿多老年人上网冲浪,他们都玩啥?

《银发人群洞察报告》给出了答案,短视频已成为老年网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在以抖音为代表的主流短视频平台上,老年人每月人均在线时长可达1500分钟,即25小时。

与我们的切身体会相比,这一数据显然有些“保守”,现实中的老年人,远比报告中的更迷恋短视频,也更容易被假信息蒙骗。

知乎”网友方某某在《我们的爸妈为什么会沦落为“网瘾父母”》一文中分析认为,让父母沉迷网络的“罪魁祸首”不是微信等社交软件,而是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因为“短视频打破了年龄、文化层次、个人趣味等几乎所有的桎梏,不管你是谁、年龄有多大、认不认得字,都会在上面刷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20年10月,江西赣州61岁的黄女士闹着要跟假靳东私奔,引发了广泛关注。

黄女士自从换了智能手机后,很快就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一个头像是演员靳东的账号并关注了对方。半年多以来,她沉迷于观看该账号的短视频,凌晨两点钟才睡觉,早上五六点钟又继续玩,饭只吃一点点,人都瘦了。为了支持“偶像”,她还购买了不少这个“靳东”推荐的商品。

9月底的一天,“靳东”通过私信联系黄女士,声称要和她结婚,还要给她一笔钱买房子。尽管家人一再提醒她这是一场骗局,但她坚信对方的“深情”,决定离家出走与“偶像”私奔。

被精准推送“套路”

都说“大数据比你更了解自己”,当家庭关系、生活技巧、广场舞、戏曲、养生、茶艺、做菜、象棋、文玩等中老年人喜爱的内容被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后“点对点”地精准推送给父母,“沉迷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老年人大多经历过艰苦岁月,节俭是他们过日子的法宝,因而更容易被“狠优惠”“大降价”“砍一刀”“看视频得钱”“做任务挣现金”“种树免费得水果”等诱人话术包装的信息打动。

网警巡查执法部门披露过一个“走路挣钱”被骗的案例。常州的吴女士有一次刷短视频时,看到了一条引人心动的广告:“每天走路三千步,月入三千不是梦!”

走走路、跑跑步,既能强身健体还能赚取佣金,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吴女士是个运动达人,经常登顶微信运动排行榜冠军,一下子就心动了。于是,她按广告提示下载了一个叫“×步宝”的App,开始“入坑”。

吴女士每天进App打卡、做任务、攒金币,很快就“盆满钵满”了。当真的提现了一笔10元奖励时,她更是高兴坏了。然而,随着提现的门槛越来越高,看着数额不菲的金币,她又犯了愁。

这时,客服适时出现,提出一个方案,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原来,App里也有理财投资项目,如果充值投资,不仅有理财收益,还有额外奖励。

吴女士照办了,果然有收益到账,提现也很快。于是,她尝到甜头后,就增加了投资。然而,等到她再次准备提现时,App登录不上了,客服也“人间蒸发”了。吴女士这才醒觉自己被骗了,损失共计14万余元。

湘潭市民刘先生76岁的父亲则被情感故事套路了。据《潇湘晨报》报道,这位刘大爷因为沉迷社交平台上的情感故事直播,忍不住高价入手了不少商品。

刘大爷每天蹲在快手上看直播,直播博主用情感故事引人同情,然后以“做善事”的名义替故事的主人公抵债清货,老人信以为真。

老人自己卖菜攒钱,但不会网购,就给钱让家人帮买,不买就发脾气,摔东西,把手机也砸了。一段时间下来,家里堆了很多材质很差的项链、“包治百病”的药、床单等一大堆没用的东西,价格比其他平台高好几倍。父亲听不进去劝,全家很着急。

刘先生注意到,该主播多个账号的“粉丝”头像基本上都是老人,猜测是专门做骗老人生意的,他多次向平台投诉举报未果。

当小恩小惠的红包奖励一声声蛊惑人心,当瞄准老年人钱包的主播“真情实感”地一点一点收紧“鱼钩”,当画大饼式的助力返现吹得“比珍珠还真”,很多老年人就沦陷在了“赛博套路”里。他们每一次心动,都会转化为送给骗子的真金白银。


 

消除孤独感、脱节感,营造归属感

除了以上外因之外,“网瘾老人”的“病”更关乎内因——说白了,其实“病根”不在别处,就在心里。“网瘾老人”普遍有孤独感和脱节感,热衷在网络中寻求虚拟归属感。破解老年人“网瘾”,应该对症下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老年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不能让他们困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孤独地度过晚年。

老年人有多害怕孤独?2月11日,重庆一位阿姨在超市门口遇到一对年轻人赠免费抽纸,把手机交给对方操作后导致微信被封。阿姨担心得整夜睡不着觉,还哭诉:“两天看不到微信,生活都没得乐趣了,我怎么办呢?我那些老朋友、老同学,有时想聚会都找不到了。”如果终身不能使用,她“就要孤独一生了”。

消除老人的孤独感,需要依靠最亲近的子女,给予最贴心的温柔、最热乎的关爱、最有质量的陪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唐丹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子女要想帮助父母戒掉网瘾,试着理解是第一步。我们对老年人有太多刻板预设,认为老年生活就应该是打牌喝茶。其实年轻人热爱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同样可以选择。子女在帮助父母提高网络防范意识的同时,可以跟他们分享优质内容,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记录生活。”

其次,老年人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渴望被关注、被认同、获得存在感,不与社会脱节,不被时代抛弃。

2021年11月,《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印发;12月,《“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印发;2022年8月,“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这些暖心的官方举措,都为老年人回归社会、拥抱时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最后,老年人需要归属感,感觉自己属于家庭、属于社会、属于国家。小到App的适老化应用,大到建立愈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都是提升老年人归属感、幸福感的有效举措。

为应对“数字鸿沟”,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改造。截至2021年12月,已累计有648家网站和App通过适老化评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谢天认为,要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的转变,需提供更加丰富、有意义的生活选择。“建设城市客厅、公园等开放空间,剧院、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对老年群体优惠。此外,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老年学校、志愿团队,也很受老年人欢迎,当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互联网的诱惑就会下降。”

开发优质银发内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金李的提案因为切中社会痛点,登上了网络热搜。他提出了一个“房间里的大象”式的问题:银发内容供需严重失衡。人人都知道,网上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内容少之又少,就像一头大象关在房间里,庞大而无法忽视,但很多人都假装没看见它。

78岁的空巢老人周大妈是个十级重度网瘾患者,别看她年轻时是中学老师,退了休就跟文化程度不高的一般老人一样,天天沉迷抖音、快手不能自拔。

她喜欢文艺,爱听情感故事,关心社会新闻,平台就要么给她推“孩子遭遇绑匪不报警,跑到直播间跟主播连麦”,要么是“保姆和父亲暧昧不清,儿子到直播间讨公道”,又或者“两岁三胞胎齐唱《青藏高原》,刘欢都点赞”。这些短视频表演很夸张,剪辑很糟糕,三胞胎明显是用软件把一个人复制成仨的,歌声也是配的音,但她完全辨别不出来,只会一个劲地点赞,看得美滋滋。

女儿春节回家,周大妈自己欣赏不算,还拉上女儿一起看。女儿只瞅了一眼,就说“假的,骗人的,不要信”,搞得她脸上挂不住,心里很难受。

女儿也很烦恼,便一点一点地教老妈辨别网上的不良信息,但半个月的假期过去了,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女儿发现,这个坑太大了,别看只有几分钟的“戏”,可背后有剧本、有导演、有演员、有后期制作、有推广、有铺货,甚至还有心理专家,一个人要对抗整个灰色产业链就如螳臂当车。好在老妈不会网购,没有什么经济上的损失,但她成天看这些垃圾信息,谈何晚年生活质量?

在金李委员看来,国家应把银发内容视为“养老工程”,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大重视力度。一是规定电视台的健康银发内容须占有一定时长比例;二是鼓励新媒体重点推送优质银发内容,并且严加审查,避免劣质内容扩散传播;三是各级政府给予优质银发内容创作一定程度的政策激励和资金扶持,提高内容生产者的创作兴趣和动力。

总而言之,当老年人“求知、求康、求乐、求友、求为”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就等于找到防治网瘾的“解药”。《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障未成年人绿色安全上网”是全社会的法定义务,老年人也是弱势群体,不妨把“保障老年人绿色安全上网”也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法制层面为老年人上网冲浪保驾护航。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家庭杂志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