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遗传与寿命

长寿之道 02-23
为什么衰老有早有晚,寿命有短有长?这可以从遗传学上寻找答案,以动物界为例,小鼠活上3年就算长寿了,而人却能活好几十年,乌龟活得更长,约300年。在同种动物中,一定寿限内不同个体的寿命也不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要想在人体进行老化和死亡的遗传学实验是很困难的。因为一方面许多措施为伦理道德所不容,另一方面寿命的长短除了遗传性因素外,还受到胚胎发生和生长发育不同时期个体的营养状况、疾病、损伤以及各种环境、心理状态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讨论衰老与死亡的遗传学基础,多以统计资料来作印证,而人群寿命长短的统计学分析是支持寿命倾向于遗传的。  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发现,父母得享高寿的,其子女往往也具有较长的寿命。这种经验之谈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从人寿保险得到的资料表明:双亲较早死亡的人群,其实际死亡率超过预期死亡率;而双亲较晚死亡的人群,其实际死亡率低干预期死亡率。  家谱学家贝尔在1918年对美国康涅狄格州挪维茨地区的威廉·海德家族后裔中的2200名男性和1800名女性进行了子女与双亲寿命关系的分析。威廉本人死于1681年。按照死时的年纪将『.女和双亲分组时,发现子女与双亲的寿命有直接的关系。在双亲死时超过80岁的184个后裔中,平均寿命为52.7岁,这与双亲死亡年龄不足60岁的128个后裔相比,平均寿命大20岁。  雅拉维斯托分析了16~19世纪芬兰和瑞典的一组中产阶级的家谱,总共研究了12768个成员。结果表明,母亲与儿子和女儿的寿命呈线性关系,父亲与儿子的寿命呈线性关系,与女儿的寿命无线性关系。  由此可见,具有长寿双亲的人们可以期望比具有短寿双亲的人们有更长的寿命。这也显示了遗传对寿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那么遗传是怎样影响寿命的呢?所谓遗传,是指代表亲代特性的信息由生殖细胞传给了子代,于是子代也表现出亲代的某些特征,遗传学家把这些信息叫做基因。现已证明,基因是有物质基础的,它存在于细胞核内的脱氧核糖糖酸,即DNA上。这种核酸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组成部分。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各自占据DNA分子的一小段。它们通过信息传递系统来支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一般代谢活动。有一种观点认为,决定同一特性的基因在DNA上有重复,即不只占一个小段,而是占几个小段。长寿物种可能就是因为细胞核DNA上的基因有较多的重复作为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DNA分子不断有损伤,于是不断动用储备的基因,当储备基因消耗殆尽时衰老来临,直至死亡。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信息传递系统越来越容易发生差错,从而使细胞功能降低,出现衰老和死亡。也可能存在衰老  基因,它在生命活动的一定阶段开始发挥作用,使机体发生一些退行性变化,衰老就是这些退行性变化的积累。以上只是科学家们的推测,要想揭示遗传与寿命的关系,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 (于普林)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