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气”?答曰:闲气、闷气、怒气是也。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那些千奇百怪错综复杂的事物时,经过我们观察、思考、审视和判断推理,从而确定事物的是与非、错与对,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一切龌龊、丑陋、肮脏、罪恶的东西会让人产生气愤、鄙视、厌恶、反感,于是,气从心头起。
所谓生闲气,也就是生那些与己无关或没有任何价值的闲白儿气。所谓生闷气,是指那种不能说不愿讲,不便让别人知道的气,抑或是生气者本人顾及到事情的后果、所处环境等原因而不能向外界倾诉的气。让闷气在胸中反复翻腾又难以咽下,得不到排遣和释放,日积月累成了心病,导致人的消化系统、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表现为寝食不安,萎靡不振,体力下降,积郁成疾。
“生气致癌”一说并非空穴来风,更不是危言耸听。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吧,因为长期生闷气导致病变,加上精神压力过大,一天到晚眉头紧锁,愁肠百转,恐惧、紧张的情绪萦绕心头摆脱不了,最终病入膏肓。
据相关医学资料证实,生气并非是直接导致癌症的诱因。而是指一个人因受到某种突发事件(如遭诬陷被冤枉等)的刺激,一时又难以接纳、承受,得不到伸张和答辩而闷气在胸,致使人肝郁不舒、情绪消沉、心境恶劣,形成心理疾患进而降低一个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从而诱发癌变,有的最终被病魔夺去生命。
远离“三气”呵护健康,我们要以先贤达人为榜样。学习他们那海纳百川的豁达胸怀和坚毅的品格以及豪爽的气魄。例如爱国将领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被蒋介石软禁于台湾,失去自由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靠的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精神与毅力。身处逆境而不馁,用良好的心态来化解心中的愤懑,实现了长寿。还有已故学术大师季羡林“文革”中遭受百般凌辱而自强不息,终于迎来平反“解放”。晚年仍笔耕不辍坚持著书立说,老人家活到95岁高龄。再有资深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马老因为他那并无错误的“新人口论”而横遭批判被侮辱,马老面对磨难蒙冤却一笑了之,老人家用平淡、低调、旷达、宽宏的心态换来了茶寿。
这些令人钦敬的先贤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愿我们的中老年朋友摒弃有损我们人品和健康的恶性之气,获取心身两健,增福增寿。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