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家受“生物钟”启示,认为药物的疗效与毒性在24小时内会有不同的变化,经深入研究,发现常用药物均有最佳应用时间。
1、抗生素类:此类药物排泄较快,为了保持在血液中的浓度,每隔6小时应服用1次,以保证血液的抗生素浓度维持在有效的水平。
2、维生素类:宜在两顿饭间服用,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含量的不足,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3、降血压药:宜在上午10时、下午3时服用。临睡前不宜服用。
4、降血糖药:糖尿病人在凌晨4时对胰岛素最为敏感,这时服药最宜;上午8时口服降糖药作用强而持久,下午则需加大剂量方可达到同等效果。
5、激素类药:为避免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可将服药时间与生理节律同步,即上午8时用药,疗效较好。
6、强心药:心脏病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两地兰等药物,在凌晨4时最为敏感,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约高40倍,若此时仍按常规剂量用药,极易中毒。暴风雨天气或气压较低时,也会使这些药物的毒性显著增加。
7、抗癌药: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时,上午8时与11时需给最大剂量,晚上8时与11时给最低剂量,疗效最好。若换用阿霉素治疗,中午12时给药最好。
8、抗贫血药:贫血者每晚7时服药比早晨7时服药吸收率要高1倍,而延长疗效期则达4倍左右。
9、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高峰浓度,故将1天的剂量由分次服用改为一次服药,即“顿服疗法”,其疗效会更佳。
10、抗精神病药:中午12时服全日剂量的1/3,晚上8时再服余下的2/3,则可提高疗效,又可降低毒性。
11、抗过敏药:在临睡前半小时服用,可减少嗜睡等副作用。
12、抗哮喘药: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早晨7时应用效果最好,毒性也最低。
13、滋补类药:如蜂皇浆、蜂乳等,适宜在晨起空腹时和晚间临睡前服用。
14、解痉类药:饭前服用可使血液中达到较高的有效浓度,从而较快发挥药效。
15、利尿类药:早晨7时服药较其他时间服药的副作用要少一些,体内钾的损失量亦相对较少。
16、止痛类药:通常在中午服用,因为中午11~12时是人体对痛觉最为敏感的时候。
17、助消化类药:宜在饭前10分钟服用,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充分与食物混合。
18、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可与糜烂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消化吸收,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