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骨折卧床老人的按摩方法

管护知识 08-01
骨折卧床老人的按摩方法

1、揉摩法

家人用双手从病人臀部开始,沿大腿往下,对各组肌肉进行广泛的搓揉按摩,直到有发热泛红为止,这样可以舒通大腿筋络、活络血液,同时可以放松肌肉。也可以对手臂进行同样的按摩。避免因长期卧床带来的肌肉萎缩。

2、牵抖法

家人用双手各握住病人的脚踝部,稍用力牵拉住,然后上下抖动,抖动次数不限制太严格,病人舒服的情况下,可以抖10分钟左右,然后双手可以牵拉病人的双手,然后同样的抖动。这样可以松解关节,改善肌肉关节的僵硬状态。

骨折卧床老人的按摩方法

3、关节活动按摩

用一只手握住病人的脚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然后让膝关节尽可能的弯曲,然后再极度的伸直,每个脚反复操作3-4次左右。然后对手臂,脚等其它有关节的部位都进行一些大范围的操作,这样可以避免长期卧床因缺少运动带来的关节组织粘连,以恢复关节的活动能力。

如何正确护理骨折后的老人

1、牵引后要让伤肢外展30—40度

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老人和高龄老人,如果无移位骨折,可以不做手术而做皮牵引,牵引4周后就能尝试拄双拐下地。对于这类老人,家属最好让他们睡硬板床,牵引时帮老人保持伤肢外展30—40度,足部保持中立位。此外,家属可以协助老人进行恢复锻炼。中期指导老人做引体向上,髋、膝、踝关节间协同运动;4—6周牵引拆除后,让老人拄双拐做患肢行走训练,以后逐渐换单拐行走。

2、做人工假体置换术的老人少翘“二郎腿”

对于移位性骨折的老人来说,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以做人工假体置换术,骨折不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高龄患者可做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这类老人来说,家属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体位摆放。术后7天家属可让老人开始尝试由卧到坐,坐到站,站到行走的练习;10天可让老人借双拐扶助上下楼梯。家属要叮嘱老人经常做股四头肌舒缩,足踝背伸展运动,“秋千”拉手锻炼,患髋关节伸展、外展,直腿抬高,单腿平衡训练等,以提高抗阻强度和肌肉耐力。

3、给老人多吃高钙的食物

骨折后,老人需要补充钙质,家属可以给老人添加牛奶、虾米、鱼、骨头汤、芝麻等含钙较多的食物,让他们多晒太阳,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协助钙质吸收。还要让老人多吃新鲜果蔬,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老人有可能长期卧床,家属还得帮助老人预防并发症。

骨折卧床老人的按摩方法

按摩骨折卧床的常见误区

1、误区:按摩或热疗可以止痛化瘀

后果:引起肿胀

对于急性外伤或手术后的病人,许多亲朋好友会在局部进行按摩或做些热敷,误认为这样可活血化瘀止痛。但这样做,很容易导致病人受伤处异常肿胀疼痛,严重者甚至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影响疗效。

2、误区:石膏固定应当不动

后果:带来功能减退

骨折患者的初期重要治疗步骤是固定以利于骨痂生长,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许多人误认为石膏固定就是不能动。这也是非常不正确的,由于长期制动,也可带来诸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血栓等并发症。因此,骨折病人复位固定好后,一定要多运动肢体跨关节远端,例如,手臂骨折,可以采用“握拳—松手—握拳”的方法活动。

骨折卧床老人的按摩方法

3、误区:骨折病人最好长期卧床

后果:导致血栓,甚至有致死风险

“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需卧床静养”是句老话,也是人们对骨折问题最大的误区。“骨折或手术后是需要相对制动的,但不等于人们误认为的完全不动。”专家认为,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骨折患者,往往因体弱更加缺乏运动,这都可导致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专家指出,卧床并发症很多。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等内脏系统疾病,血栓、泌尿系感染、结石等循环系统疾病,食欲下降、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常见的并发症。另外还可能导致压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无力,引起体质虚弱、痛阈下降、情绪低落等,从而影响恢复。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