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嘴唇起皮、口渴难忍、皮肤干燥这些“秋燥”症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还是无法改善,就不一定是“秋燥”,而要当心是其他疾病。
如果嘴唇起皮、口渴难忍、皮肤干燥这些“秋燥”症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还是无法改善,就不一定是“秋燥”,而要当心是其他疾病。
干眼症 干眼症主要症状有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眼红、眼痒或眼痛等,初期比较轻微,常被人认为是空气干燥所致,但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却不能缓解,反而加重。
干燥综合征 有一种口干舌燥是无论怎样补水都无法缓解的,这就是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干燥、唾液减少、吞咽干食物困难,部分患者还伴有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等,应看风湿免疫科。
甲亢 甲亢除了表现为口干外,还会伴有一系列其他症状,如消瘦、怕热、多汗;易激动、急躁、脾气大;眼球外突、“大脖子”等。如早上醒来后心率明显偏快,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则要怀疑为甲亢,最好立即去内分泌科检查。
糖尿病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但有些患者只表现为口渴,且无论喝多少水都难以缓解,此时要怀疑是糖尿病早期信号。
营养缺乏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皮肤黏膜分泌的黏液和皮脂减少,引起表皮干燥、角质化,口干,甚至引起咽部、鼻腔干燥,吞咽困难等。患者在秋季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橙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以及动物肝肾、深海鱼、蛋黄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教授 蒋先镇)
怎么预防秋燥
1、多睡一小时,保持充足睡眠
增加睡眠一小时,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2、合理膳食防“秋燥”
秋季天气较为干燥,会出现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等秋燥现象。多喝水、多喝粥,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要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3、少开电扇,关窗睡觉
秋天昼夜温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4、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还可按摩脐部,将肚脐部位的寒气驱散。
5、坚持锻炼,但切勿过量
秋季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因此,我们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得到体育锻炼。但运动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6、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变化无常,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容易伤风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渐添加,不可过早过急。
7、注意胃部保暖
秋天需要注意胃部保暖,睡觉时需关好门窗,腹部盖好被子,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