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增加。根据2016年广东省一项针对12个地市7万名体检人群的筛查显示,血清尿酸大于420umol/L(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人群超过30%。其中,男性居多,占81.51%,女性占18.48%。 “痛起来比女人生孩子还厉害,来去就像风一样快”的痛风,不仅危害关节,还对肾脏、血管、血糖产生极大危害,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痛风伴随的并发症后很多种,包括三高和肝肾功能障碍等。
痛风常被称作“吃出来的病”,很多高尿酸人群, 就变得谈“豆”色变。对豆类食品及其制品拒之千里,他们认为豆类嘌呤高,坚决不能吃。但忌口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痛风的“病根”是高尿酸血症,也就是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而这些尿酸60%~70%是身体代谢自行产生的,只有20%-30%来做自食物。
并且研究表明:食用大豆及制品和其它荚果类豆子,并不会导致痛风发作,植物嘌呤比肉类嘌呤造成痛风的风险要低。 所谓风险低,并不代表没有风险,对于痛风病人来说豆类食品并不是不能吃,关键在于:不同的豆类食品吃多少和怎么吃,都是有讲究的!
大豆及大豆制品
大豆不单单指黄豆,它还包含黑豆和青豆,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包括豆浆、豆腐、腐竹、千张、素鸡等。
1. 干大豆嘌呤含量确实高
干的大豆中,嘌呤含量确实不低,与肉类相近。每 100 克干大豆含有嘌呤 190 毫克,而猪肉牛肉等是 150 毫克。不过问题是,我们一天很容易吃100克肉,但是每天吃 100 克的大豆比较难。 以 100 克的干大豆换算,差不多相当于 300 克的煮黄豆、200 克的豆腐干、300 克的北豆腐(老豆腐)、500 克的南豆腐、2 L的豆浆!
2. 大豆加工后嘌呤含量大大降低
大豆制作成豆腐、豆干、素食的过程中,大量嘌呤会随之而流失,所以,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很少。而且,豆腐中的蛋白质有利于促进尿酸盐的排泄,是痛风病人饮食中很好的蛋白来源。
因此,食用建议:痛风患者或高尿酸人群,食用大豆及大豆制品时,先注意减少肉类的量,每天适量的食用大豆食品对痛风影响不大,大豆营养价值非常丰富。
1. 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几乎是植物性食品原料中最多的,而且大豆蛋白的氨基酸模式较好、生物利用率高,属于优质蛋白质,可以与肉类蛋白质相媲美,俗称“植物肉”;
2.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保护心血管有一定好处;
3. B族维生素的含量较高,并且钙、铁、锰、锌、铜、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高;
4. 富含膳食纤维,有助预防便秘;
5. 含有众多特殊的功能性成分,如大豆异黄酮、豆固醇、大豆卵磷脂等,对营养相关慢性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古人说“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研究显示,增加大豆类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带来的肥胖风险,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0~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以所提供的蛋白质计算,20克大豆分别约相当于60克北豆腐、60克南豆腐、110克内脂豆腐、360-380ml克豆浆。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大豆类摄入量为4.2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摄入量。痛风人群可以控制在2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除了豆类食品,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权威「痛风诊疗指南」的饮食建议
《2016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是国内最新的痛风治疗建议,医生都参考。它由四十多位风湿免疫科专家撰写,涉及到的医院包括北京协和、四川华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其权威性和科学性都是有保证的。指南对痛风饮食做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文章
1. 荣胜忠, 张艳男, 王栋, 等. 常见干豆类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 20(6): 61-63.
2. 荣胜忠, 邹立娜, 王朝旭, 等. 中国常见植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含量[J]. 卫生研究, 2012, 41(1): 91-95.
3.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
4. 丁香医生-王辘,尿酸高,到底能不能吃豆类?
5.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