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进补,夏天有“凉补”,冬天更有所谓的“温补、热补”,但你知道吗?“药食同源”,唯有“补对”才可以改善体质,打造不易生病的身体!
易经有云:“冬至一阳生”,此时天气寒冷,阴气盛极而衰,人体内的阳气开始滋生,阴极阳生也最能吸收外来营养而发挥其滋补作用。
有些病症问过再补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此阶段养精蓄锐,正是为来年“春生、夏长”而准备。所以说,怎么可以不补呢!中医表示,在进补之前要先厘清“补”的观念,所谓的补并非只是把体质往上扬,而是将体质矫正回正常范围;如当火气很大时,利用药膳降火气也是补的一种。换句话说,“进补是将身体调和在阴、阳、气、血之稳定且和谐状态。”
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的人都适合进补中医进一步指出,由于体质的因素,若选用的食材不适合,则会导致反效果,真要进补,最好先请教中医师。
然而,有部分的人的确不宜进补,如轻者的感冒、慢性发炎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肿瘤、癌症……等,都不建议乱吃补,“因为这些生药食材有可能活化白血球,让发炎反应更为严重!”医师提出警告。
尝尝看再微调比例
补药可以分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不同体质所需的补药当然就不一样。该如何补才不会伤身?陈建宏说:“没有生病的人要知道自己的体质,已经生病的人就要知道自己的“证型”,了解越多,越正确,才不会“补”出颠倒的错事。
然而,这对民众而言的确是有难度,医师提出“观察吃后的反应”。就以市售常见补气、补血的四君子汤、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为例,若吃完后身体出现口干、口苦、大便不顺、小便颜色变深,表示有上火的情况,属于“热性体质”,就不太适合这些补气、补血的药膳。若吃完后没有口干、便秘等现象,反而让你更好入睡,则属“寒性体质”,当然就适合上述的药膳。
医师则表示:“药膳没有绝对适合与不适合;常听到病人喊着吃四物汤后容易口干舌燥,其实这是正常的反应,如果没有感到口干舌燥,可能要怀疑药材的质量。此外,有些人吃后会有腹泻的情况,则是因为刺激平滑肌收缩所致。”那么,下次再吃四物汤时,记得将药材比重放少一点,水放多一点,汤少喝些,就能改善腹泻的情况。至于口干舌燥、容易上火者,请尽量改在冬天吃四物,不要在炎热的夏天食用。学会观察吃后反应,适当的调整药材比例,就不会造成身体的负担。
至于,全家人该如何一起进补,医师表示,当天用餐者只要没有感冒、肿瘤、慢性发炎性疾病,秉持“少量”的原则,小分量的享用,且不要太频繁吃同一类药膳,并利用富含多醣体、维生素、矿物质的菇蕈类来增加蔬菜的变化,亦能补得更健康。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