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同楼居住的郭志坤一道去参加一个评审会。郭系历史学家、市文史馆馆员,72岁,我比他大9岁,已迈入高龄老人的队伍。去评审会场有3公里多路程,我说,不坐车,走去。郭欣然同意。他说,近年来他躲在一个地方写东西,每天来回两次均步行,总计约8000步,加上其他场合的步行,达到了日行一万步的要求。今年体检,体重减少4斤,脂肪肝也不见了。我说,我每天清晨打太极和慢跑3刻钟,傍晚散步半小时,运动量也达到了日行万步的要求,虽未减重,但一直没有增膘,原有的脂肪肝今年也消失了。
在对“一万步”的肯定中,我们的脚步更轻松了。郭志坤问我还有什么养生体验,我说,在“管住嘴”这一条中,有个“二”、“七”、“八”、“九”。“二”,指每天二钱盐,10克左右(两人一天量)可矣,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七”,指七成饱,这是身体实际需要的食量。过量了,有害无益。“八”,指一天8杯水。由于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000毫升水,250毫升的水杯大约8杯。不过,饮水也因人因环境而异,过量饮用也不好。“九”是酒的谐音,即要远离烟酒。
他问精神生活方面呢?我说,每天要“笑三笑”。也就是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人生各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风采,老年人不要背年龄包袱。老年人还应如孔子所说:“戒之以得”。我本拟以“五”的谐音称为“无欲求”,觉得不准确,欲求不宜笼统否定,要抛弃的是那些不当的欲求。郭听后,说可以称之为“无邪欲”。我抚掌称善,同时补充说,老年人的精神寄托,是要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画家郑午昌老年时有一副自题对联,上联是“煎茶煮饭扫地洗衣自己有力自己做”,下联为“学佛读书养花绘画终日如痴终日醉”,就是说老年人养生,不宜枯坐发呆,过于闲懒,而是要“闲里找忙”,做点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我用四的谐音称之为“做点事”。
郭又说,还缺个“六”呢!我说一时未考虑出适当内容。他说六亲不认,家人反目,会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养生要有一个和谐的亲友关系,可称之为“六亲和”。
至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都有了,还缺个十。我说,那就是“十点眠”。合理的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对生命的长度有重大影响。生物低潮出现在每晚10~11点钟之前,10点能够上床,身体会得到最有效的休整。
我俩提前10分钟走进会场,先到的朋友问我们是乘几路车来的,我们拍拍腿,说是“11路”。有人问:“你们不是有老年免费乘车卡吗?”我们答,为了践行“迈开腿”,并告之在路上凑出来的“十字经”。众人听罢,深以为然。 ■江曾培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上海老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