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市场大盈利难!广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之困

养老动态 12-11

  

  养老产业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如果仅仅当成公益事业来做,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只有走市场化的道路、把养老当成一个产业来培育,企业才有动力深入参与,政府的负担也才能减轻。

  中房报记者 曾冬梅丨广州报道

  冬日的午后,一位办理了日间托老业务的阿婆踱着步走进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大厅,准备参加一个合唱活动,“看来我是来的比较早的”,阿婆看了一眼大厅,笑着说。大厅外的花园里,入住越秀银幸颐园(晓园北)养护院的几位老人家正在探视区等候家人探访。

  这是一个集合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的综合养老项目,也是地方政府及企业努力破解养老难题的一种新思路。

  在广州市规划的“9064”大养老体系中,90%老年人将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只有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在政府投资力度有限的前提下,巨大的供应缺口需要社会力量来填补。广州市民政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种资助政策引导下,目前广州市75%的养老床位、98%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7.5%的长者饭堂、95%的家政养老服务是由社会力量提供的。

  越秀银幸颐园(晓园北)养护院的投资方是广州本地国企——越秀地产。该公司在2017年成立广州越秀康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康养”),布局机构养老业务的同时,也在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越秀康养总经理张博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大市场,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综合社会性和盈利性,但目前难点在于企业盈利的瓶颈仍未突破。目前,广州鼓励企业独立投资建设辐射社区的颐康中心,但该公司发现,即便政府提供免费物业,企业仍然无法盈利,居家养老服务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此,越秀康养选择了以机构养老为原点,延伸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机构盈余来支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投入,越秀银幸颐园(晓园北)养护院便是一例。“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政府、长者、企业之间的盈利平衡点,还要一边摸索一边干。”

  ━━━━

  推出多种资助政策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这是广州构建“大城市大养老”模式的一个缩影。

  广州海珠区凤阳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展示的一份价目表显示,这里可为周边长者提供助餐配餐、日间托老、家政+养老、家庭养老床位、医养结合、辅具租赁等服务,服务对象囊括能力完好,轻度、中度及重度失能长者,服务范围由机构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据广州市民政局有关人士介绍,“十三五”时期,作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等养老服务五项全国试点唯一城市,广州摸索出了“大城市大养老”模式,集聚各方力量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9064”大养老体系,打造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养老格局。

  目前,广州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提供5大类24项基本养老服务,实现服务设施、老年人群、养老服务全覆盖。广州市176个街镇已建成颐康中心179个,实现街镇全覆盖并逐步辐射村居。资助近1.7万个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累计建成1.6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共有147家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服务。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养老服务是系统工程,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及其每个成员的共同责任。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设施建设、服务提供,还是监督评估,都应强化社会参与,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

  围绕这一出发点,广州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门文件,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全方位支持。

  如出台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系列政策,经营性与公益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享受同等优惠,境内境外投资项目享受同等待遇。广州支持利用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物业用于养老服务,租期最长20年,国有企业物业按市场价或评估价75%、政府公有物业按50%收取租金。同时,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床位补贴每张最高1.5万元、护理补贴每人每月最高500元、医养结合补贴最高20万元、星级评定补贴最高20万元,上门照料服务每人次最高补贴4元。家庭养老床位每张补贴3000元,一线护理人员就业和岗位补贴每人最高3万元。

  在多种鼓励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力量已然成为了广州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

  ━━━━

  盈利模式未成熟 产业待孵化

  越秀康养便是参与广州养老事业的社会力量之一。

  据张博介绍,在该公司成立前,越秀地产做了5年市场调研,考虑到中国国情,拟发展的业务板块当时就包含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他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个机构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之间的折中方案,既满足社会公众对专业养老服务的需求,又不分离家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满足长者和家属在家庭情感交流方面的需要,是目前许多家庭最为认可、需求最高的养老产品之一。这既是市场发展方向也是社会需求现实。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60岁以上)有180.6万,占户籍人口18.30%,在穗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数量已达37.34万人,而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仅有20.1万名老年人。这意味着,虽然广州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在不断加速发展,但所登记的长者数量和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长者数量严重不匹配。此间存在的供需缺口便是市场机遇所在。

  然而,即便市场空间巨大,但张博发现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的业务发展并不容易,目前的发展规模也无法与机构养老相比。截至目前,越秀康养在全国共拓展运营21个项目,其中养老项目19个,康养社区1个,康复医院1个,总计床位超过8000张。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该公司在广州、深圳、三亚等地承接运营2个康养机构项目、3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8个星光老人之家服务点,共运营家庭养老床位超过500户。

  影响社区居家养老业务发展速度的主要是盈利问题。张博表示,居家养老的前期投入虽然相对机构养老而言较小,但其公益性质会更高于机构养老。费用过高,则无法达到普惠目的,也会使一部分支付能力稍低的家庭放弃选择;费用过低则难以持续投入、扩大规模效益,经营动力不足。

  张博介绍,在发展初期,该公司遇到了不少阻力,一方面是能接受付费服务的老年人不多,另一方面是公司发现就算只覆盖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又有政府补贴,做居家养老服务也是亏钱。

  2017年8月,广州把长期照护险延伸到居家养老领域,大大刺激了企业的投资热情,部分企业一下发展了几千个老年人客户。市场短期内的野蛮生长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政策再度收紧,导致不少企业又陷入观望中。张博表示,在居家养老方面,越秀康养一直都开展的比较谨慎,政策变化较大、未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是主要原因。

  2020年,广州发布了《广州市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每个街镇至少建设1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服务功能的颐康中心。每处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1000平方米,通过无偿提供场地、延长租期、租金优惠、资金补助等方式委托社会运营,运营期限最长15年。同时,符合条件的享受新增床位补贴、护理补贴、医养结合补贴、星级评定补贴等资助政策。

  在政策号召下,越秀康养也参与了颐康中心的建设。张博直言:“政府是鼓励独立建设颐康中心的,但目前独立建的话,没有盈利能力,很难持续经营。”因此,该公司最终采用了在养老机构内拿出部分面积建设颐康中心的做法,依托机构的资源反哺周边社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平衡投入与产出。
 

  在他看来,养老产业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如果仅仅当成公益事业来做,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只有走市场化的道路、把养老当成一个产业来培育,企业才有动力深入参与,政府的负担也才能减轻。

  值得肯定的是,虽然道路崎岖,但地方政府与企业都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不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10月29日,广州市民政局与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签署了养老领域银政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将广州市养老产业发展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投入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惠及养老服务机构及从事社区养老、居家照护、适老化改造、助餐配餐、智慧养老等服务及辅助器械相关企业。

  建设中的海樾荟(景云路)项目是广州市养老服务综合体示范平台,该项目深度植根社区,提供养老公寓、日间照料、长者配餐、老年大学、康复医疗、辅具租赁、居家服务等多种为老服务内容。

  “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张博如此表示。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