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老人近记忆力变差 小心是血管性痴呆在作祟

老年生活 06-16
长沙70岁的胡娭毑性格外向、活泼、爱交际,可近两个月来,家人发现她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总是忘这忘那,之前操作很熟练的微信、抖音,如今也不会用了,吃药总要家人提醒。胡娭毑直叹自己“老糊涂”了,但家人还是不放心,带她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接诊的神经内科医生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到,胡娭毑之前有过多次脑梗死病史,经治疗后老人病情好转,四肢活动没有障碍。看似没有留下后遗症,但细心的家人发现,胡娭毑“糊涂”的情况逐渐加重。经过头部磁共振成像、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合Hachinski缺血量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一系列评估,胡娭毑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
神经内科八病室副主任丁玲解释,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脑血管病(缺血性、出血性、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引起的痴呆总称。通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人群,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包括记忆力下降,特别是近记忆力障碍,遗忘近期发生过的事情、接触过的人和物,计算力下降,言语表达功能障碍,出现词不达意、性格情绪改变等。丁玲表示,血管性痴呆起病进展有快有慢,有的患者在发生了一次脑卒中之后就发病,有些则是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多,痴呆症状逐渐加重。痴呆发展到晚期,患者往往会出现言语不能、六亲不认、远近记忆力均明显下降等情况,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产生幻觉或意识障碍等。血管性痴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丁玲强调,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关键是预防及控制心脑血管病,如控制血压血糖、控制饮食、注意心脑血管的二级预防、减少再卒中风险等;当患者已经出现记忆力较差的症状时,多半说明患病时间较长。因此,大家更要密切关注近期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情绪低落等早期症状,预防及控制心脑血管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
除了控制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外,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脑功能,以恢复认知功能,尽可能延缓疾病进展;同时尽早对患者进行早期认知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有助于早期干预及延缓病情的进展。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红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