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因此老人养肾可以从护齿开始。叩齿养生法也是牙齿保健的最好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自然季节相对应———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而牙齿与肾脏关系密切。“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意即肾脏能支持骨骼生长和骨髓的生成。牙齿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牙齿松动,与肾气虚衰及气血不足有关。因此老人家的养肾要从护齿开始。
而叩齿养生法就是牙齿保健的最好方法,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老人叩齿练习,有如下几个好处。
健齿
谚语曰:“晨起,叩齿三百响,齿坚固”。因为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等组织构成的牙髓,是牙的营养通道。牙所需要的营养在血液里,因此老人叩齿能够振动牙髓及牙床,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应,使之得以健康。
健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东坦《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叩齿能健脾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叩齿能健齿,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减轻,从而养胃;’二是脾“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轻清稀的部分,具有帮助食物消化的功能。叩齿催生唾液,咽之有助于胃“腐熟水分(饮食物)”和脾的“运化、升清”(把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将之“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减轻老人脾胃的负担,达到健脾胃的目的。
健肾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齿健肾的机理有二:一是“齿者,肾之标”(《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老人的牙齿早早的脱落。牙齿健否是肾健否的标志之一,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二是肾“在液为唾”,唾为口津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叩齿催生唾液,是谓“金律”,又称“玉液”,“津”通于“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故可健肾。
健骨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叩齿能健肾,充盈肾精,利及骨骼,持恒进行,能致骨坚,故可健骨。
健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而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失养。叩齿能健肾,使肾中精气得充,故可健脑。
因此,注重保健养生或者特别需要养肾的老人,可以在生活的各个时间进行叩齿养生。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网络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