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除了扫码,关注老人的另一种“刚需”

老年生活 06-15
  上海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除了托尼老师外,有一个地方也排起了长队,这就是银行。

  对于好久没用现金的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取现,却是很多老人的刚需。6月初,我接到80多岁的中学老师给我打的电话,希望报社呼吁一下,很多商业网点都恢复了,银行为什么还不开门?“都几个月了,家里都没钱了。”他说的钱,是现金。只有现金拿在手里才会踏实的,还不仅仅是老年人。

  但在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当下,又加上疫情的冲击,我们的社会对于习惯用现金支付的人,却并不那么友好。

  前几天的下午,我出地铁站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一位50多岁的男子,手里拿着一张20元的纸币,要买一张地铁票。值班窗口没有人,他便求助于安检员。安检员让他去自动售票机上买票,用手机支付,他说手机里没钱,脸上现出了窘迫和无助。我见状就到售票机上给他买,他说买一张3元的就行。机器吐出了车票,他连声道谢。他像是外地人,但能听懂上海话。记得原来自动售票机可以投币买票,有的接受小额纸币,甚至站务员也会为乘客兑换,但现在自动售票机不能投币了。大概为了防疫、减少接触的举措。

  难道离开智能手机,就寸步难行了?我把这件事发在朋友圈,引发了热议。有人说,手机坏了、丢了、忘了、被偷了,怎么办?有人说,现在智能化也过了头,在国外,日常生活、出行,用纸币很普遍。还有位60多岁的朋友说,他也不用支付宝、微信的,今后怎么办呢?一定要加(绑定)吗?人民币无法流通了?

  上周,新民晚报推出了一个报道,10位观察员跟着一些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去各种场所,体验不会扫码是否可以通行。不少场所可以凭身份证入内,但还是有不少场所,老人被困在了一个个“码”中。

  高科技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筑起了数字高墙,把一部分人硬生生地挡在了外面。我们应当尽量降低这座墙,而不是越筑越高。毕竟,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得方便、安全、有尊严,这才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新民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