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老年人应自己掌握一些治病规律

长寿之道 08-28
常听到一些病人抱怨:到医院门诊挂号看病,等候很久,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在医生面前说不上几句话,更不可能详细询问应该注意些什么,医生三言两语,开个处方就让出来了。平心而论,工作草率、责任心不强的医生也是有的,但是客观上医生们也有难处,半天要看20多位病人,平均10多分钟就得看一个,很难做详细的讲解。再说,同一种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常有不同的情况,一种治疗方法,通常对大多数人是恰当的,但对少数人却不一定完全合适,对极个别人甚至不行。有经验的医生比较善于根据病情和患者的特殊情况订出个体化的处理方案,但实际效果如何,也还得病人自己去体会。下面介绍几种自我掌握治病规律的方法:  

一、探索服药用药方法  
比如治溃疡病,往往需用控制胃酸分泌的药来为溃疡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胃酸分泌方面却有不同的规律。前者多是饭后明显升高,空腹时逐渐下降;后者多是饭后不高,在食后2~3小时才逐渐升至高峰。为了使药的最大作用时间与胃酸的高峰时间尽可能一致,服药就应按不同规律分别选择最佳时间。一般说,胃溃疡患者饭后即服药为宜,十二指肠溃疡者有时则以饭后2小时甚至睡前服药反而好些。还有些胃病,如萎缩性胃炎,有时症状与溃疡病相似,但实际上胃酸很低,用制酸药非但无效,反而更不好。及时向医生反映用药效果,有利今后的治疗。除用药外,胃病和各种饮食刺激、情绪影响、寒冷、过劳等关系也很密切,且各人对某种不良因素的敏感程度又有很大差别,这些也只有靠病入自己去体会。  
皮肤病,一般都觉得简单。有人说:“去看门诊,医生瞄一眼就开了处方.,让我取了药回家搽。”其实,治疗皮肤病也很有讲究,外用药使用得当与否,效果大不相同。有人脚趾上长了个鸡眼,医生开了带胶布的药膏,他每天换一张贴上,很久也没见好。后来一琢磨:贴药膏是为了让角质软化,也许保持润湿些更好。于是晚上洗脚也不揭下胶布,洗完后把胶布搌搌干就算了,一个星期才换一次药。结果,没多久鸡眼就脱落了。可见对这样的“小毛病”也可自己找找窍门。  

二、总结自身的规律  
对有些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自己总结出一些患病和治病的规律就更有必要了。  有位著名的前辈医师曾说:“每个40岁以上的人都可能被查出至少有4种病”。绝对无病的中老年人确实不多,当然,个别例外总会有,有的病或许并不要紧,但不少慢性病很难根治。对此,既不必因有病而紧张,又须认真对待。定期找医生看看当然需要,可是又不能光靠吃药,应该从饮食、衣着、生活、工作,甚至体育娱乐、精神情绪等多方面“综合治理”,摸索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依靠自己取得主动权。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往往以心绞痛而引起重视。治心绞痛的药不少,比如消心痛10毫克,每天3次就是常见的处方。但细说起来,各人的心绞痛从发作的频度、重度、诱因等都大不相同,所以处理也应依实情而定。有的人十天半月也不一定发一次,显然就不需每天3次用药,只需身边带药,万一患病即刻取用就行了;有的人只有在明显劳累(如爬高楼、搬重物、赶路等)或激动(如盛怒、悲伤、恐惧、意外高兴等)时患病,还有的人只在饱餐或大便费劲等情况下患病,就应该找出自己的规律,避免诱因。无法避免时则可提前用药预防犯病。只有真正一天数次发作的人才需要每日服药3~4次。多数病情在用药后可渐趋平静,故应试在l~2周后减量和停药。真正一停药就发病的不多,对这种病人,宜采用几种药轮用,防止某一药服用过久后效用减退。  

三、学点医疗知识  

高血压是另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人们对它好像很熟悉,但实际上存在一些不太正确的观念。有的人明知自己血压高,但只要不难受就随它去,只有在头晕头痛时才找医生,希望吃点药让血压快些下去,不难受了就又不管了。殊不知,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决不仅是为消除症状,真正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因长期血压高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的严重损害。换句话说,治疗高血压是为了预防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肾功能衰弱等。长期适当控制高血压是有重大意义的。当然,也不能光看到降压药,得同时注意饮食限盐、避免过胖、防止情绪紧张等。  

糖尿病也是一种终生性疾病,控制得不好也会对许多重要器官产生严重的危害,而控制得很好却能使各种危害明显减轻。所以,病人应多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包括如何计算饮食的热量,合理调整食谱,常用降糖药的特性,血糖过高和过低的表现,以及学会自己检查尿糖的方法等等。  
血脂过高可能促进动脉硬化,已是不少人都知道的常识。但中国人血脂升高的原因,除了少数确是因摄入脂肪过高外,多数人并非如此。有的人在“基本吃素”后仍有高脂血症,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脂肪是“内生性”的,即由淀粉和其它食物在体内转化而成。情绪焦虑,缺乏体力活动以及摄入蛋白过低往往助长血脂升高。所以,对高脂血症不要光想到降脂药,应该按低糖、低脂肪、适当高蛋白和低热量的原则进食、并要有一定的体力活动和保持精神情绪放松。  

总之,医学既是高深的科学,又有很大的经验成分。医学理沦课程中处处凝聚着前人的经验,而医生个人的经验又是不断从病人身上汲取来的。俗话说“久病成医”,是有道理的。病人当然离不开医生的指导,在医生指导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医学知识。用它去摸索和总结自己患病和治病的规律。这可以说是一种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