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精神健康伴老龄 安乐幸福享晚年

长寿之道 09-16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各种心身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在不断增多,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同时,面对老龄社会的快速来临,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失眠、抑郁、老年痴呆等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精神健康的10个事实

  据2011年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数据显示,天津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4.83%的人患有心境障碍,3.38%的人患有焦虑障碍,10.73%的人患有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2.41%的人患有其他精神障碍。尽管如此,仅有4.3%的老人曾因心理问题求助过专业机构。此外,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一个月内失眠15天以上者的比例为22%,入睡困难和早醒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认知功能减退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在对这些老人进行简明智力测试的结果表明,约有67.4%的老年人智力低于正常范围。在这些智力水平下降的老年人中,有63%存在言语表达障碍,50.7%难以做到自己想做的动作,71.8%与之前相比更难安排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次序。同时,智力水平下降还严重地影响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自我保护和自我料理生活能力。其中,50%的老年人学习能力受到中重度影响;51%的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显著受损;49%的老年人自我料理生活能力明显下降。

  6种常见的老年人不良心理

  幻想心理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抑郁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怕孤独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偏激心理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因此自暴自弃。

  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心,有病更疑心。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心病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怕死心理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哪些需求

  健康需求 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

  工作需求 刚退休的老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和睦需求 老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哄哄地度过一天,对一些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一天。

  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低沉,为疾病埋下祸根。

  求偶需求 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加强自我调适 提高心理素质

  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议,老年人要积极应对老龄伴随的身心改变,多参加社会活动,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在短期内出现明显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时,要及早就医;家属要不断了解老年期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征兆和表现,做到及时发现疾病,妥善处理心理问题。老人也应积极做好自身的心理调整,摆脱不良心理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难得糊涂,并且要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多出去走走,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家里。与同龄人多交流、多沟通,有助于适应老年人群体的生活。

  丰富自身精神内涵 老年人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唱歌等,既不过度劳累又能陶冶情操,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

  坚持合理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应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项目,还要注意生活规律,去除不良烟酒嗜好。

  全社会共同关注老人精神健康

  专家呼吁,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需要家庭成员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家属和照料者要帮助老年人维护身心健康。建立团结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帮助老年人维护身心健康的良好方式。老年人的家属和照料者平时应该多和父母沟通交流,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冷落了父母。对老人的行为和想法要多包容,多理解,鼓励老人对生活的信心。不仅如此,还要掌握陪伴、照护常识,了解老年期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征兆和表现,妥善处理心理问题。

  政府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完善老年精神卫生服务。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共同解决好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照料、医疗、护理等问题。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医疗机构要加强老年常见精神疾病识别能力,提高治疗水平。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