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老年人心理保健应对症下药

长寿之道 09-29
采访专家:宋东峰: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精神卫生学硕士,西安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先后发表8篇论文;专业特长:精神障碍药物治疗、焦虑障碍综合治疗、高压人群团体治疗;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日全天。  

健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老年人步入晚年以后,健康的身体状态就更成了老人们的心头愿。然而,很多老年人在努力“追求”身体健康时,却忽视了心理健康。老年性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老年痴呆,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的精神、心理问题同样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因此,适当、有效的心理保健不但能帮助躯体疾病的治疗、缓解病情恶化,还能预防常见的老年性情绪问题,维护心身健康。  

追溯根源  进入老年期,常见的精神心理现象有:心情压抑、容易烦躁、生闷气、空虚、自责、怕拖累他人等不良情绪;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能力下降等智能的转变;或者出现话语减少、喜欢独处、行为习惯变化等性格变化以及神经系统变性、萎缩等神经性病变。归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从生理的角度讲,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退化,出现一些相应的心理性变化,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时间减少等情况,属于老龄化的过程和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一些老年人长期被各种疾病缠绕与折磨,现实的长期的病痛折磨会引起一些情绪的变化,如变得孤独、没有希望、烦躁、抑郁等。  

从心理的角度讲,个体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开朗的老年人常常豁达、乐观,容易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喜欢和人交流,较少出现心理问题;而性格固执的老年人会比较敏感,疑心较重,思想比较封闭,不乐于和他人交流,内心情感长时间得不到抒发,长期积累容易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其次,认知方式也将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中常见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方式包括:
1、灾难化地认知方式(把事物放大化,一个很小的问题变成很大的难题)
2、绝对化地思维方式(固执己见,呆板、不灵活)
3、自责性地认知方式(常常产生懊悔心理,事后埋怨自己做的不好,比如抱怨:都怪我不好……)。  

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演变,比如“421模式”家庭的增长、空巢化现象的加剧,均对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利。同时,社会支持系统(社会为老年人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的平台,比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的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因素。  

对症下药  
针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心理、情绪问题,应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如何有效地防治心理疾病的产生与发展,不仅需要找到病症的根源,更应“对症下药”,从根源上入手。  
生理上:老年人应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平衡膳食,合理运动;当身体状态不佳,需要药物治疗时,不要走极端,应采用规律、合理地药物治疗,多和医生沟通。  
心理上:角色意识非常重要。老年人应该从内心能够意识到年龄的变化,老了就是老了,抛开“不服老”、“害怕死”、“怕拖累”的观念,清晰地定位自己,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外界取得联系,积极发挥自己的余热;其次,从意识和策略两个方面,积极构建支持系统,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需要建立多元化思维,凡事不要老考虑一个方面,多角度思考非常有益,因此,老人出现倔脾气、老小孩的现象不要奇怪,通过多交流、多学习,看书、上网、听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来调整。  
环境上: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老人的认同感,不论是家人或身边的人都应该认可老人,学会适当、有效地“捧”老人。当老人表现出爱唠叨时,更多的是想有人愿意听他说话,而不是强调事件本身,作为晚辈应顺从并耐心地听老人“唠叨”,当一个好的倾听者;同时,树立正确的家庭观,遵循家和万事兴的原则,可采用“多宠爱人、善哄儿女、巧捧老人”的技巧维护家庭关系。  

专家言说  
时至夏季,天气越来越炎热,老年人可能容易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情绪烦躁、生闷气、不愿出门、夜不能眠、身体不适(如心慌、胸闷、气短、各种疼痛不适、食纳不佳等症状,且不能被临床躯体检查所解释)等。对此,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宋东峰建议:当老年人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首先应排除是否存在身体不适或者既往躯体疾病的影响,如果自身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应到医院进一步就诊检查。如果存在不良的情绪反应,老年人需要尝试自我调节。宋医生建议老年人可遵循三原则,即能够“走出去、说出来、多干点”,通过“走出去”,比如适当的户外活动、较远距离的旅游等,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另一方面,可以结交一些老年朋友;通过“说出来”,不仅需要说出自己的不适,而且在诉说的过程中也能给周围人一些心理安慰,不至于让他人不知道自己的感受;通过“多干点”,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所以,在炎热的夏季,老年人不一定每天守在家中,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如早晚,外出做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也可选择气候适宜的郊区或避暑山庄暂居,调养身心。从而,多接触外界的自然环境以及新鲜事物。同时,多和身边的人交流,敢于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隐瞒自己的不良心理。除此之外,还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参加一些老年娱乐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有精力,也可以进入一些非职业性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余热,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用忙碌来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子女也要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多陪伴老人,多与老人进行交流,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  

最后,如果上述调整不能很好的缓解一下情绪、心理反应的话,及时就医、适当用药也是良好的选择。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幸福老年养老网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