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福建:率先探索山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径

养老动态 10-23


  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公布5类221个项目入选1-9月平潭产业奖补资金破10亿同比增长25.37%前三季度福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9%福建:让革命文物资源"活"起来保护"实"起来福州出台开展消费扶贫措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福建省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

  “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咱老区的老年人。现在养老服务越来越好,我们农村老年人很幸福!”国庆期间,在宁化县方田乡方田村幸福院,63名助老志愿者和上百名老年人通过快闪活动,用喜庆的歌舞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祝福。

  截至6月底,全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龄人口644.9万人,占总人口16.6%。其中,农村老龄人口322.7万人,占老龄人口50.03%。

  养老难,最难的是农村。如何让农村养老服务更接地气,让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老区苏区老年人养老无忧?近年来,我省在民政部指导下,率先在宁化、建宁、泰宁、长汀、连城等5个重点县先行先试,加快补齐山区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探索适应农村老龄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新路子,让老年人们幸福来得更实在。

  从“倚墙头晒日头”到有了“快乐大本营”

  下棋打牌、拉弦唱戏、养鱼种菜……住在方田村幸福院的老年人,日子过得丰富。

  “原先农村老年人没地方去,特别是留守老年人,只能‘倚墙头晒日头’,现在建起幸福院,功能完善,服务贴心,非常受欢迎。”村委会主任张河美说,幸福院设有餐厅、娱乐活动室、阅览室等,每天都有60多名老年人前来。

  宁化是典型的边远山区、老区苏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县,全县60周岁以上农村老龄人口5.3万人,占全县老龄人口的84.9%,农村养老形势严峻。

  “经多方调研,我们选择了财力匮乏、留守老年人较多,在全县农村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方田村做试点,依托农村幸福院平台,成立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宁化县民政局局长张秀华介绍,服务中心负责人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秘书长由热心老年事业且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做到有人理事。在资金方面,政府抛砖,社会引玉,政府投入建成后,积极吸引乡贤赞助,做到有钱办事。村里还无偿提供一块菜地、一片果园、一口鱼塘,保障中心正常运转。

  今年68岁的张连信,每天一大早就赶往幸福院,临走前,还不忘叫上“结对户”——83岁的张捷喜,问问他的身体情况。张捷喜是他邻居,身体不好,幸福院安排他俩结对。在方田村幸福院,这样的“结对户”有36对。

  在这里,互助式养老成为新模式。70岁以下老龄人共同结对帮助其他体弱多病老龄人,每天相聚相见相问,如生病及时联系医院或共同探望。劳动能力弱的负责打扫卫生,劳动能力强的参加种菜、种果等户外劳作。

  临近中午,食堂开饭了。砣子、青菜、兜汤……老年人们围坐在桌前,吃得津津有味。“平时东家拿米面,西家拿饭菜,大家一起共享。看到大家爱吃,我就高兴。”负责煮饭的65岁老年人官运金说,幸福院对贫困户、低保户实行免费午餐,其他老年人只需交纳3元餐费,对参加劳动满半天的积10分,可免费享用一次午餐,或凭积分到附近的慈善助老超市兑换相应价值物品。

  幸福院里的娱乐活动以本地化为主。老年人们敲牌子鼓、拉二胡、吹唢呐等,还会开展“讲古”、体验木活字印刷等活动。“我们经常唱《韭菜开花一杆心》,还有一些山歌。一唱起来,大家心情舒畅。”老年人们高兴地说。

  在这里,老年人们还享受到专业社工服务。“目前已组织理发、修脚、游园等主题活动20余场次,探访老年人近500人次,为236名留守老年人建立档案。”葛藤凹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中心选派2名专业社工进驻试点村,链接县红十字会等志愿者资源,通过开展母亲节主题活动和“村庄好声音”歌唱比赛,吸引老年人走出家门、走进幸福院。引入“时间银行”积分兑换制度,动员老年人参与幸福院的日常管理与活动组织等。

  新修缮的幸福院成为老年人的“快乐大本营”,来这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今,这种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已在宁化全县16个乡镇推广,共有38个村建设了养老服务中心。

  省民政厅副厅长赵荣生介绍,近年来,福州、龙岩、三明等7个设区市被列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其中三明市验收时被评为优秀。截至6月底,全省建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88所,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覆盖率达85.7%,争取年底超过90%,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

  从解决基本吃住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人老了,最怕生病。为破解农村老年人医疗和养老难题,长汀县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路子,实现“零距离”就诊、“微负担”养老、个性化服务。

  长汀县新桥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打破医疗和养老机构之间相互独立、自成系统的格局,提供“1+1>2”的新型医养服务,解决了大多数老年人长期“家庭、养老院、医院”几处疲于奔波的问题。同时,以公益、微利为原则,对入住人员分类低价收费,推行优惠政策,如对计生家庭老年人落实“一免两补三优先”政策;对低保户落实医疗康复费补助10%政策;对精准扶贫对象,给予每人每年1800元生活补助政策等。

  政府搭台,专业机构服务。在连城县新泉镇谦吉堂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当地政府对中心地段一座古宅进行修缮后,交由龙岩市青鸟三盛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为当地老年人提供休闲、健身等综合养老服务。“每天有专业的助老年人员安排活动,吸引老年人前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出行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公司提供6大类24小项的上门服务,包括助洁、助医、助餐、助行等,并为服务对象建立信息档案,及时跟踪。

  “养老服务是一个专业领域,需要政府主导,但要提高服务水平,不能只依靠政府解决基本吃住,必须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和专业人员参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用新思路来解决‘老’问题。”赵荣生介绍,近年来,各试点县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培育扶持,服务主体逐步从政府为主转变为政府加大投入,形成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比如,长汀县馆前镇汀东村幸福院对接企业资源,吸引县人保公司20万元捐赠资金;宁化社会福利中心由福州国德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承接运营,配建老年医院实现医养深度融合,并辐射到乡镇敬老院;建宁县由政府无偿提供场所,引进专业公司,建立“中央厨房+照料中心助餐点+配餐送餐就餐”机制;泰宁县引入邻鹿公司连锁运营乡镇敬老院……

  通过一年多积极探索,目前5个试点县养老设施加快完善,57个乡镇敬老院全部完成建筑安全和消防改造,入住率从34.18%平均提高到51.32%,其中34个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社会化运营率从零升至59.64%;新建照料中心38个,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覆盖率从82%提高到91%;新建幸福院273个,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从35.64%提高到39.66%,养老设施规划编制全部完成。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推进养老服务发展(2019—2022年)行动方案》,我省将构建投入多元化、运营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的农村养老服务格局,优化重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满足农村老龄人养老不离村的需求,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到2022年底,实现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全面落实。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