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老年人,人人都会老。记者近日从兰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兰州市户籍老龄人口达71.4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76%,高于全国、全省老龄化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面对现状,兰州市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三五”以来,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
创新发展:养老模式多元化
兰州市城关区于2009年12月建成了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虚拟养老院。目前,全区已有12.12万余名老年人注册入院,服务总量已达到1289.8万人次。10月12日,记者在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遇见了正在吃饭的石志平老年人。他告诉记者,这个虚拟养老餐厅对老龄人来说真是太好了,解决了老龄人的大问题,好几个瘦老头都吃成胖老头了。记者看到当天餐厅里提供的饭菜有荤有素,来吃饭的老年人们络绎不绝。餐厅服务员看到有老年人快要吃完饭了,就过去问要不要再添点。原来,在这里,如果老年人饭量大,吃不饱可以随时添,直到老年人吃饱为止。
这家餐厅的负责人傅连鸿是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六年前来到这里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那天总书记和他握了手,还表扬了他,他感到特别的幸福。傅连鸿告诉记者,那天总书记对他说的话,他一字不差都记在脑子里了。结合当前的主题教育,他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虚拟养老餐厅做得更实,为老龄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
今年81岁的退休老年人杜立在考察了北京等地的多家养老机构后,最终把养老的地方定在了兰州。目前,她在华邦美好家园(兰州安宁)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已经生活了3个多月了。她说,兰州的养老院住得非常舒服。每个服务员每天都嘘寒问暖,特别热情。这里饭菜可口,三顿饭吃得特别好,感觉比家还好。杜立告诉记者,她和老伴不准备回北京了,就在这里住下去。
华邦美好家园(兰州安宁)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是我省首家“公建民营”养老项目,该中心以机构养老为基础,辐射周边社区和居家养老群体,机构内融合个性化、专业化护理及医疗绿色通道,为长者实现“养老就在家门口”的美好愿望。
华邦美好家园(兰州安宁)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杜浩冉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服务入住的老党员人群,2017年11月,服务中心成立了党支部,深入推进“围绕党建抓养老,抓好养老促党建”。下一步服务中心党支部对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一个阵地、多种资源、多项功能、等级服务”的目标,自愿向安宁区民政局社会组织党委无偿提供约1100平方米的场地,筹建党群活动中心,将党建工作、养老服务、管理三项职能逐步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成立于1956年的兰州市社会福利院,2014年被列为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全国试点单位。该院副院长满国茂介绍,为了更好地满足兰州市“三无”老年人,孤老优抚对象,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老龄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兰州市社会福利院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老年养护中心项目,新增公益性床位500张。该项目的建成使用,提升了服务质量,改善了生活环境,增加了服务功能,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起到了老年福利机构的窗口和示范带头作用。
加大投入:实现跨越发展
兰州市民政局副局长管雪峰介绍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视察养老服务发展情况,对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做法予以肯定并对我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对民政部门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一直谨遵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推动全市养老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措施。兰州市在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改扩建方面先后投入4亿多元,新建了市社会福利院养护中心和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完成了兰州市社会福利院“三无”住宿区改扩建和市老年公寓消防维修改造,资助了安宁区、红古区、永登县、皋兰县和榆中县综合福利院建设及改造;落实各类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政府补贴1000多万元,初步建立了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保险补贴;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及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1.4亿多元。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养老机构,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有效促进了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从2015年的16家增加到31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达16家,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逐步提高,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从2015年的274家增加到了721家,其中城市205个、农村516个,覆盖率分别达到52%和71%。2019年,将新建城乡社区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55个,其中城市44个、农村11个。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推进,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从单一的虚拟养老院模式拓展到依托“市、区县、街道”三级居家服务平台。几年来,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老龄人数从24万人增加到36万人,年服务人次400多万。
老龄人的获得感显著提高
建立了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城市“三无”老年人、农村“五保”老年人全部纳入政府供养范围,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龄人可享受养老服务补贴,提高了特殊困难老龄人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养老服务范围和项目逐步增多,机构养老服务从单一的养老照顾扩展到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等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可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五种形式,150余项服务内容;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趋势逐步形成,通过推行“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涌现出了爱照护等一批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满足了更多老龄人的养老需求;老龄人对养老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逐步提高,大部分老年人已基本形成了通过居家信息平台享受助餐、助洁等服务,并且就近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养老方式,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养老服务关联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福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兰州市民政局聚焦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树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管雪峰如是说。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
作者: 文章来源: 每日甘肃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