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养老尊严,从保姆“未来可期”开始

养老动态 10-18


  重阳节前后,养老保姆又成热门话题。居家养老是多数老年人最希望的养老方式,所以,请一个养老保姆就成为很多家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社会需求较大,但专业的养老保姆较为缺乏,养老保姆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家庭为了老年人换了三四个保姆,仍难感觉满意。针对养老保姆难找的问题,市民政局养老科负责人称,我市正在推动发展社区养老等多元养老服务,在家门口养老正逐渐成为现实。

  众所周知,称心的保姆不好找,但这却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一方面,今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这一老龄人数量,毫无疑问,呼唤着极其庞大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呢,每年近90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内卷”凸显。而我们要知道,除了高校毕业生,还有数量十分庞大的职校毕业生,以及大量30-50岁的再就业妇女,都在找工作。一端存在庞大市场,另一端存在庞大供给,为啥就解决不了“保姆难”问题?

  虽然市场经济发展多年,但养老保姆却难言已经“现代化”。客观地说,对养老保姆,思想观念不够“现代”,职业化程度不够“现代”。具体而言,保姆市场的真实现状是——年轻的不愿意干,年老的没人请。刚才说,我们不仅有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还有数量庞大的职校毕业生。那为啥年轻人不愿意干呢?多数人是有心结的,在多数人的观念里,保姆就是旧社会当中的“佣人”“奴仆”,所以,即便有年轻人给人家当保姆,也会托词说去打工了。事实上,认为保姆“低人一等”的观念,恰恰使得保姆这种社会急需的技能工种,社会存在感十分微弱,乃至成为一个公众“沉默”的话题。

  这种心结,显然也和工作本身缺乏职业规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保姆的职责、待遇、要求,是模糊不清的,往往千人千面,一千个家庭有一千个情况。培训养老保姆的专业机构是非常匮乏的。就家政机构而言,市场需求那么大,人员供不应求,自然不会费心、费钱培训。从职业路径来看,目前保姆的成长轨迹,往往源于老乡的“传帮带”模式。要做啥、怎么做,老乡的几句话就算是培训了。其专业性和职业操守,很难得到保障。

  也就是说,要解决保姆难问题,首先要熨平其“低人一等”的心结,建立其成长、培训的现代模式。怎么熨平?雇主与保姆平等、尊重的和谐关系当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假如现在是35岁的保姆照顾60岁的雇主,我们应该让保姆有理由相信,当自己60岁的时候,也能够请得动35岁的保姆照看自己。这才是深层意义上的平等。而这需要什么呢?除了雇主支付其应有的薪水,除了家政机构提高专业化水平,相应的政府有关部门,同样要思考保姆职业化、规范化的现实路径。何谓职业化?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规范,同时也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资金投入,解决保姆群体的社保、医保,乃至探讨其养老金问题。

  我们说城市农民工的老化日趋明显,除了与人口结构的变化相吻合,农民工的养老晚景,也是阻碍年轻农民工进来的现实门槛。我们探讨养老尊严的问题,离不开养老保姆、养老护工的职业化问题,但一个职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其职业自觉、职业尊严,以及对自身职业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未来可期”,指的不仅仅是雇主的未来可期,也要让雇员同样“未来可期”。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泉州晚报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