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重庆:我市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在改革中迸发活力

养老动态 11-18


  在沙坪坝区磁器口,居家适老化解决了八旬老年人家的燃气浸露问题;走进江津区永兴镇,修缮一新的敬老院让老年人生活再上档次;凭着一份稳定的长期护理保险,大渡口瘫痪老年人的护理训练有了经济支撑。

  今年以来,我市将养老服务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在分层分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几个改革亮点让老龄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改革一:居家适老化改造让居家养老更安全

  10月,家住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百年世家小区79岁的徐良成家里多了一些新装置:厨房安装了燃气报警器,屋顶有烟感器,卫生间和卧室的墙上都有个“一键呼叫”按钮,还有随身呼智能通随身携带……

  受沙坪坝区民政局委托上门安装这些设备的重庆百莲湖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宏英介绍,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均可向街道社区申请适老化改造,专业人士上门评估后安装,包括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区里给予每个家庭3000元左右补贴。今年9月以来,他们已安装30来家。

  对徐大爷来说,这些细节的改造不是冷冰冰的装置,而是通过一项项用心的设计,给他的生活带来安心和尊严,甚至解决了一场“慢性中毒”危机。

  原来,完成适老化改造的第一天,徐良成家的燃气报警器就呜呜作响,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做饭,工作人员以为机器坏了,换上一个,依然不停报警。

  “也许是管道泄漏。”工作人员请来天然气公司维修员上门查看,原来,老年人家的燃气灶因老化产生天然气浸漏。徐大爷恍然大悟,又一阵后怕:“难关我每天都昏昏沉沉,找到原因了,这小东西真有用。”

  卧室床边装上扶手,方便老年人起身;房间里安设感应夜灯,老年人起床后夜灯会自动亮起……渝北区仙桃街道舟济路社区半失能老年人任山学也过上了安全便利的居家新生活。他说,洗澡时不小心滑倒、如厕后起身头晕目眩、灶上炖着汤转眼就忘,这些意外自己都发生过,“现在改造好了,儿女都放心多了。”

  为避免老龄人在日常居家生活中不必要的磕磕绊绊,我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老龄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在低收入群体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龄人家庭,围绕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进行住宅及家具设施适老化改造。2020年,市级财政支持1000万元,对5000户困难老龄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今年,各区县将完成2000户困难老龄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

  

  改革二:乡镇敬老院配置升级、更新迭代

  近日中午,江津区永兴镇敬老院,修缮一新的院内整洁漂亮、绿树成荫,老年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玩纸牌,或结伴散步,或休闲聊天,不时传出欢笑声。

  “我在这个敬老院住了18年,过去实话说环境一般。这次改造后,院子敞亮了,间间屋都有热水,想洗澡随时可以去热烘烘的洗澡间,还能按摩足浴,真正成了我们的幸福家园。”说起敬老院改造前后,周存益老年人感触颇多。

  敬老院院长李培先介绍,敬老院改造升级是镇里的民生工程,共投入100万元,增设了休闲娱乐、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等功能区域,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室,定期请专业社工对老年人们进行心理疏导。下一步,永兴镇还计划开展二期改造项目,再投入100万元对敬老院其他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

  据了解,为着力老龄人基本供养设施提档,我市创新工作举措改造乡镇敬老院。今年以来开展乡镇敬老院“三改”工程,对大部分设施陈旧、设备配置不足的乡镇敬老院,市和区县两级财政投入1.9亿元资金,围绕“热水供应常态化、生活寝具标准化、卫浴空间适老化”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改造,409家乡镇敬老院生活常用设施设备“配置升级”。对于无法改造提升硬件设施且收住特困老年人较多的乡镇敬老院,我市按照每张床位9万元的投资规模,分批分步原址或选址新建,78家乡镇敬老院整体设施“更新迭代”。对集中供养人员较少、无法改造提升的小型乡镇敬老院,我市实行合并建设,27家片区型乡镇敬老院“全新上线”。我市还要求各区县按照不低于集中供养对象年基本生活救助金15%的比例,核定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经费,支持115家乡镇敬老院社会化运营,确保健康持续运行。

  为积极化解公办养老机构投入保障难,南川区在改革探索中,还引入国有企业区城投集团作为投资主体,投资6250万元,新建三泉片区老年养护院和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两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改造黎香湖社会困难老年人失能集中照护中心。

  改革三:为困难老年群体建立救助型养老服务机制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关爱困难老年群体,我市正不断探索完善人人受益的救助型养老服务机制。

  一方面针对低保、失能、民政建档户等城市困难老龄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为低收入老年群体给予每次3—5元的助餐补助,以及每次20—50元的助浴补助。

  一方面推进失能老龄人长期照护基本服务,对低保等困难失能老龄人建立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制度,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补贴,用于购买专业化照护服务,今年全市已为2.5万余名老龄人发放护理补贴6000余万元。同时,探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失能老龄人评估体系,在大渡口区、巴南区、垫江县、石柱县等4个区县开展失能长期照护试点,失能老龄人每月可享最高1500元的护理补贴。

  在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古渡春色小区,70岁的的陈贵林坐在轮椅上,妻子吴红兵将绳圈的一头套在自己身上,另一头套在老伴身上,小心翼翼地把他抱起来。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吴红兵支撑着丈夫的身体,一步一步缓缓向前行走。

  几年前,陈贵林因病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为了帮陈贵林恢复基本的生活能力,康复训练成为了老两口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

  得知大渡口区开始失能长期照护试点后,古渡社区为陈贵林提交长期护理保险申请,经过专家评定后,陈贵林居家康复可获每月900护理补贴。

  “我俩全靠退休金生活,每个月刚好平过。这多出来的900元让我有了底气,能固定带他去外面的专业康复中心做按摩。”吴红兵说,外出康复一段时间后,陈贵林交上了新朋友,开始走出阴霾,逐渐变得开朗。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为70.51万人,经失能评定获得待遇享受资格1739人,下一步有望在主城都市区全面推行。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重庆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