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聚焦“急难愁盼”乐享幸福晚景

养老动态 12-2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如何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提升广大老龄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需要我们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怎么解决老龄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足老龄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意见》有哪些亮点举措?会给老龄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期“团结沙龙”,特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中的相关领域专家,畅谈他们对《意见》实施及老龄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解决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

  记者: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是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意见》对完善老龄人健康支撑体系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您认为应如何解决好失能老龄人健康养老的紧迫需求?

  王以新: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第一是要关口前移,降低老年人的失能率,只要失能人群增速放缓,服务压力也就相对减轻了;第二是加强失能老年人的综合防控、完善全链条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推进支持性环境建设等方面突破;第三是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要对区域重点人群提供家医签约、免费体检、医疗服务等措施;第四是《意见》提出的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等举措,也是突破瓶颈的关键。要解决老龄人健康养老最紧迫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推进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龄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打通15分钟生活圈,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和健康需求。

  黄石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龄人口达到4809万,2050年将上升至1.2亿。该中心还预测,我国失能老龄人的增速快于半失能老龄人。失能老龄人的长期照护是人民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是刚性需求,也是当前最主要的社会矛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久久为功。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记者:《意见》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中提到“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并且指出到2022年年底前,要建立老龄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在您看来,如何将“服务清单”在全国更好地推行?

  黄石松:《意见》多处对智慧养老提出要求,不仅包括智慧养老,还包括智慧助老,特别注重从完善信息化系统的角度,通盘考虑,强化数据治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解决政策碎片化的问题。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龄人“数字素养”。这就使得政策措施不仅有力度,还有温度,让老龄人安心、放心,充分体现了对老龄人权利的尊重。

  王以新: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可以从源头有效掌握老龄人的需求状况,了解老龄人,读懂老龄人。只有明白了老龄人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老龄人提供精准服务。有了清单,我们就可以建立统一标准、规范行为、同质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政府通过分类明确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保障标准、申请流程等,以表格形式向市场公布,并适时评估实施效果。这是今后规范养老体系重要的依据纲领。

  促进老龄人社会参与

  记者:《意见》将促进老龄人社会参与作为一个方面单独提出,您对此如何理解?对于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鼓励老龄人继续发挥作用您有何建议?

  王以新:要让老龄人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中来,重要是要转变养老观念,同时,配置与之相匹配的服务体系。促进老龄人社会参与,既是“积极老龄观”的具体应对之策,也是促进老龄人健康、降低失能率的重要方法。

  朱益民:促进老龄人社会参与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给老龄人提供优质的老年教育、体育健身、娱乐等服务,可以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同时继续融入社会生活之中。老龄人很担心自己变成“无用”的人、成为社会的负担。鼓励老龄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发挥各自特长继续为社会、为老幼者提供社会服务,发挥余热,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对实现健康老龄有非常重要意义。

  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记者:《意见》提出,要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您看来,这种模式与发展机构养老,特别是养老院有什么样的差别?

  王以新:居家养老和养老院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概念的提法和养老方式,并各有自己的范畴和功能。居家养老所担负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赡养和生活上的照料,还包括精神上的慰藉。老龄人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子孙绕膝作为幸福生活的象征。两种养老方式都是让老年人真正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居家养老适合能自理的健康老年人,而机构养老主要针对的是失能老年人。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是由老龄人的健康情况和家庭情况决定的。之所以要创新居家养老模式,目的是延缓老龄人失能时间,从而降低失能率。降低失能率是降低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负担的有效途径。

  朱益民:机构养老具有固定的处所、由专业人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种模式固然服务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服务成本比较大,总体来说,目前的机构养老在质量和数量上还无法满足我国老龄人养老需求。

  创新居家养老利用自有住房或集体用房等现存资源,以居家为主,由政府和个人联合出资,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及民间团体等力量,提供包括饮食、保洁、护理、陪伴等在内的各项系统化服务。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是基本的养老模式,其中居家养老可能是主要模式。

  从“老龄不是问题”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始终注重借鉴国际社会关于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共识,兼容并蓄,也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九派观察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