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讯

联系我们

安养养老公众号

养老服务联合体怎么建?养老专家支招

养老动态 04-09

  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该怎么建?4月6日,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系列圆桌论坛首期论坛启动。在首期论坛上,与会专家提出,养老服务联合体同样是“社区生活共同体”,要推动退休老年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再到“社区人”的转变。

  系列圆桌论坛由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主办,首期论坛在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举行,主题为“老龄社会治理——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探索与创新”。

  朝阳门街道总面积1.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47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7835人,占总人口的25.7%。2017年7月,朝阳门街道创新提出“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这一模式,从资源聚合、资源融合阶段,目前已发展到养老服务一体化的“3.0”阶段。论坛上,专家结合朝阳门街道的经验做法,就养老服务联合体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等话题展开交流。

  “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建设要符合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说,养老服务联合体从本质上讲,既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模式,同时又是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方式。因此,它的建设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不断创新治理方式,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伍小兰认为,养老服务联合体既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又是社区生活的共同体。她建议探索建立退休老年人和社区之间的制度性联系,积极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互助养老服务常态化发展,进一步细化政策设计和活动安排,推动居民退休后到社区“报到”,真正实现退休老年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再到“社区人”的转变。她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加强退休老人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发挥退休党员在社区安全防范、防疫抗灾、经验传递、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养老服务联合体还要解决群众身边不适老不宜居的环境问题,为老年人社会参与创造条件。“通过社区住宅楼宇及户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出得了门、下得了楼、行得了路,有活动休闲场地,有邻里交流空间,通过促进老年人的体力活动、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进而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功能发挥。”伍小兰说。

幸福老年养老网 www.xingfulaonian.com
作者: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喜欢